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桐乡抗日除寇记

2015-04-22 08:26 作者:嘉兴故事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75年前,也就是1940年10月1日,崇德县灵安镇(今属桐乡市凤鸣街道)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中国的事件:汪精卫伪政权的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某独立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孙英杰率19名士兵,杀死21名日军,然后宣布反正,重新回归抗日队伍。数日后,重庆的国民政府电台

  75年前,也就是1940年10月1日,崇德县灵安镇(今属桐乡市凤鸣街道)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中国的事件:汪精卫伪政权的“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某独立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孙英杰率19名士兵,杀死21名日军,然后宣布“反正”,重新回归抗日队伍。数日后,重庆的国民政府电台通过广播,向全国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将此誉为“浙西第一先声”,有力鼓舞了当时正在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

  75年过去了,这一事件还在桐乡民间广为流传。然而,由于年代渐远,事件的真实面目逐渐模糊,说法颇多。今年,恰逢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事件,本文通过孙英杰写于1985年12月22日的回忆文章《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我毅然“反正”》和1940年刊登在桐乡《塘南》半月刊上的《访问灵安“反正军”记》两文,结合桐乡地方史志资料以及近年走访所得,将这一事件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

  孙英杰,1918年生,安徽省砀山县人,贫苦农民出身。1936年,他与同村多名青年一起投军,次年担任班长,参加了“八·一三”淞沪大会战。1937年11月,孙英杰在松江被俘,被关押在宝山俘虏收容所。1939年冬,他趁隙逃脱,在昆山投奔“罗堂阶游击队”。1940年9月初,罗部被汪伪政权收编,改称“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独立团”,孙英杰任连长,数日后,奉命调防浙江。为防孙英杰存异心,日军将其所部近百人分驻于桐乡、崇德和灵安三处,孙带两个班,共20人驻灵安,日军头目齐藤带一小队,共21人(包括翻译1人)早先驻扎于此。

灵安日军炮台遗址

顶一下
(5)
71.4%
踩一下
(2)
28.6%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