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英杰驻灵安后,经常目睹日军毒打、关押、残杀百姓,激起了他的爱国之心。一日,日军扫荡南日(今属桐乡高桥镇)一带,抓到了海(宁)崇(德)桐(乡)抗日锄奸大队大队长商守先的小老婆潘阿五和儿子商汉江,将他
孙英杰驻灵安后,经常目睹日军毒打、关押、残杀百姓,激起了他的爱国之心。一日,日军扫荡南日(今属桐乡高桥镇)一带,抓到了海(宁)崇(德)桐(乡)抗日锄奸大队大队长商守先的小老婆潘阿五和儿子商汉江,将他们作为人质关在灵安炮台里(今仅存遗迹,见图),逼商叛变,但商不从。商的大义之举,使孙英杰感到无地自容,心头重新燃起了抗日之火。于是,1940年10月1日深夜,他偷偷召集手下19名士兵,简短动员后,作了分工。灵安据点内日军21人分住七处,其中小队长齐藤单住一室。孙英杰所部共20人只有13支枪,孙让带枪的士兵先分头去铲除外面岗哨的敌人,自己则带领7人,空手冲向敌人宿舍,先夺敌枪,趁他们慌乱之时,一齐开枪。结果,在极短时间内,他们将20名日军全部打死。日军小队长齐藤因独居一室,惊闻突变后跳楼逃跑,被击中数枪,倒在地上,后虽逃跑,仍死于逃向桐乡的途中。孙英杰等人缴获了轻机枪2挺、步枪20多枝、手枪3支及望远镜、信号枪等其他一些军用品,并释放了潘阿五和儿子商汉江,随即,由潘带路,向南日一带转移。天明之时,他们路遇国民军192师118团1连,险些接火,随后与商守先的抗日锄奸大队汇合。白天,桐乡据点的日军闻讯后前来报复,将灵安镇及附近村庄悉数焚毁。 孙英杰“反正”后,与抗日锄奸大队、正规军192师等抗日武装互相配合,在桐乡塘南一带(南日、百桃、屠甸等地)继续抗战,打死打伤日伪军30余人,俘虏日军1名,其中,曾袭击过斜桥火车站。 1944年,孙英杰奉上级“准备长期抗战”的指示,在崇德、桐乡农村招募贫苦农家子弟近百名,组建“儿童先锋队”。年底,孙英杰部被调往江苏,改编为保安队,儿童先锋队随往,驻扎苏州唯亭镇,培训少年军人,并留有一照(见上图二)。次年8月,抗战胜利,儿童先锋队解散,孙被调入浙江军官训练团培训,转业后分配进入国民政府浙江省民政厅。其间,他认识了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陈惕庐。1949年初,在陈的授意下,参与组建“青年救国团”。4月1日,“青年救国团”一支队在桐乡成立,孙英杰任队长。当月23日,孙将所部改称为“民族自卫军”,并于5月初开赴乌镇附近,向人民解放军27军80师投诚。 新中国建立后,孙英杰返回砀山原籍居住。改革开放后,任砀山县政协委员,改名孙善超。 ![]() 中间着便衣者为孙英杰,摄于1944年12月11日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