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一所以烈士之名创建的小学的历史经纬度(2)

2015-08-06 08:55 作者:鲍嘉 张利昌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命名 启新殉难,成为当时爱国志士的力量源泉 启新小学1948届的校友蒋幼泉,举行郑启新公祭仪式时15岁,当时在启新小学读五年级。 岁月模糊了老人的记忆,他从一本《五味人生》的回忆录中,为记者拼凑出了当年的盛况


  命名

  启新殉难,成为当时爱国志士的力量源泉

  启新小学1948届的校友蒋幼泉,举行郑启新公祭仪式时15岁,当时在启新小学读五年级。

  岁月模糊了老人的记忆,他从一本《五味人生》的回忆录中,为记者拼凑出了当年的盛况。

  送葬队伍扶着逝者的灵柩,从史家桥秀花浜(现桐乡市凤鸣街道)出发,终点是启新小学外的安息之地。

  公祭仪式在学校东南角的一处高地举行,桐乡县参议会议长朱玢主祭,启新小学校长吴友唐宣读祭文,100多名师生列队在启新坟前,数百社会名流也从四面八方赶来。

  坟墓用砖头水泥浇砌而成,墓前当场栽种了两棵柏树,在礼炮声中,全体人员鞠躬敬礼。

  郑启新殉难时战事频繁,他的遗体被草草殡殓,这是3年后一次隆重的移坟仪式。

  郑启新殉难正值抗战末期,群情激昂,启新之死让当地文人和爱国志士为之震动,成为一种无法释怀的精神寄托和力量源泉。众多和他一起战斗过的文化战友在协商后决定筹建一所学校,定名“启新小学”。

  1945年2月,启新小学董事会成立,向社会各界筹募款项、实物,并开始选择校址。

  “启新”之名很有感召力,当地乡绅捐来大米、木材,农户捐来桌椅、苗木,甚至有贫苦人家捐来了旧屋上拆下的木料。

  校址则需相对僻静,远离嘈杂,远离战争。因为当时各日伪据点还盘踞着敌人,学校不能建在离敌人据点太近的地方。校董事会几经商量,选择了既便利学生上学,又不易被日军发现的原史桥乡东片长山桥西北侧陈家浜的荒冢地。

  经过筹建,启新校舍于1945年4月清明节破土开工,至7月底,部分教室先期竣工,并即将办理入学。正式开课时,迎来了举国欢腾的8年抗战彻底胜利。讯息传来,万民同欢,奔走相告。

  8月16日上午,当地群众在启新小学新建的校舍广场上举行了“日石区庆祝抗战胜利大会”,上千人参加了这次大会。

  1947年5月17日,为追念郑启新,经县政府批准,乡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将北日乡改名为启新乡,一直沿用到解放前。

  启新小学从1945年建校到1970年迁建这25年间,校名数度变更,但当地人们都习惯称为“启新小学”,所在地也被称为“启新里”,延续至今。1987年,在原启新校门的长山河上建造了一座跨度50米的水泥桥,也被冠名“启新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