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上海素描》中的桐乡元素

2015-10-26 11:17 作者:苦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上海作家程乃珊,祖籍浙江桐乡,其散文集《上海素描》视角主要对准上海,却不乏桐乡元素。 我们程家原籍为安徽休宁人,为避太平天国迁至浙江省嘉兴府桐乡县梧桐镇落籍,从此我们就成为桐乡人。该书第一篇文章《家族之树常绿》,重点讲述民国初年祖父程慕灏15

  上海作家程乃珊,祖籍浙江桐乡,其散文集《上海素描》视角主要对准上海,却不乏桐乡元素。

  “我们程家原籍为安徽休宁人,为避太平天国迁至浙江省嘉兴府桐乡县梧桐镇落籍,从此我们就成为桐乡人。”该书第一篇文章《家族之树常绿》,重点讲述民国初年祖父程慕灏15岁从小地方桐乡来到大上海,在中国银行做练习生,最终成为著名银行家。此前,太祖母一直在桐乡种桑养蚕,孵养的蚕种名驰梧桐镇,一时有“久盛号蚕种为最好”之说。

  仔细阅读《还乡之路》一文:“常听祖父唠叨着老家老宅沿着河畔,而程家祠堂,也在近头……直到后来有了点人生资历,对故乡,特别那条不知名的小河,竟思念起来。八十年代特地去了一次老家。那时正值大办乡镇企业,腾飞的故乡已不如我想象中那样的‘绿色’,令我失望之极的,是那常在我梦中出现的小河——竟然填没了……成为一条繁忙的尘土飞扬的车路!”

  程家具体在梧桐镇哪个位置?笔者久居于此,不禁好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梧桐镇填掉小河成车路的,主要有东面城河——现为城河路,还有北门大街。

  程女士继续说:“幸亏那条街还在。江南一带,每个镇都有一条商业街,俗称老街。两侧是层叠错落有致的民宅,尽管墙残檐旧,墙角还爬着青苔,然两边铺面鳞次栉比,生意虽不甚好,但见伙计们套着半旧袖套拢着双手,隔着柜台与街上来往的乡老们聊着天。石板路上坑坑凹凹的,却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耳闻那彼起彼落的从小在祖父母和老保姆处听熟了的桐乡家乡话,心,不禁给温柔地触碰下——总算回老家了!”

  可是,城河路和北门大街,并非两边“层叠错落有致的民宅”,也不是石板路,只能将其排除。北门大街穿过北港河往南,也曾有过一条小河,笔者童年时自北而南进城,就是从这里走,但它后来并没有成为“两边铺面鳞次栉比”的商业街,所以也不像。会不会程女士的说法不太精确?毕竟,她以前从未涉足桐乡,不过是听祖父母在上海隔空描述,有点误差也正常。

  程女士说:“前两年又回过一次乡,那棵柏树幸而还在,却几乎已被湮埋在一片毫无个性的布满广告牌的水泥建筑中,四周车水马龙,犹如在上海某个城乡交接处的闹市。私家车、货车、助动车争先恐后地拼命按着喇叭。”这到底是梧桐镇的哪个点?在梧桐镇住了几十年的笔者,怎么也想不出来。网上也查不到相关信息。希望有知道的朋友指点迷津。

  一篇《老校长》,系深情介绍祖父在桐乡读小学时的徐校长,“如果当时没有徐校长的引领,两兄弟早早辍学去学生意,则完全是另一种人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的父亲是浙江桐乡人,母亲是绍兴上虞人。我们全家在祖父母那里讲桐乡话。”程女士在《母语乡音》一文中这么说。书中一个很重要的桐乡元素,是桐乡话和桐乡说法,笔者大致整理了一下,主要有下面这些:剩饭碗头(把剩饭留下倒掉)、看着就触气(一看到就讨厌就不喜欢)、脱底棺材(窝囊废到极点的人)、坐满两只圆台面、滚壮(长得壮实)、好人家(富裕家庭)、毛竹爿、一式一样(完全相同)、一个不留心(一不小心)、死人不管(完全放任自流)、搭浆(糟糕)、头两个钟头(大约两个钟头)、现世(丢人现眼)、精干百燥。

  各位桐乡的朋友,是不是觉得相当亲切?

  1946年出生于上海的程乃珊女士2013年已病逝,我们不要忘了她是桐乡人的后代。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