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明清嘉兴的藏书家和藏书楼(中)(2)

2015-10-30 09:01 作者:沈红梅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图籍、书画收藏蔚然成风,以项氏天籁阁收藏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近百年的文化交游圈,各色人等参与其中,历代名迹巨著在嘉兴聚散。因为这份得天独厚的基础,尽管清军铁蹄所至之处,文化事业受到破


  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图籍、书画收藏蔚然成风,以项氏天籁阁收藏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近百年的文化交游圈,各色人等参与其中,历代名迹巨著在嘉兴聚散。因为这份得天独厚的基础,尽管清军铁蹄所至之处,文化事业受到破坏,而一旦社会稍稍稳定,藏书的种子又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清代嘉兴的私家藏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曹溶(1613~1685),字洁躬,秀水人。其藏书楼称“静惕堂”,为南宋岳珂所居的金陀坊旧址。静惕堂藏书极富,尤以藏宋元古本近千种而闻名,有《静惕堂书目》存世。曹溶撰《流通古书约》一书,大力提倡藏书家之间互通有无,互为借抄,并身体力行。《流通古书约》是中国藏书史上的重要文献,对此后藏书楼的发展作用重大。曹溶刊刻宋、元、明各家著作40余种数百卷。著有《刘豫事迹》、《金石表》等著作。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清初著名大诗人和学者。其藏书楼有“潜采堂”、“曝书亭”。朱彝尊的藏书活动始自青年时代,在四方游学及后担任京官时注意聚书。后又因偷抄史馆藏书被贬官,时人誉之“美贬”。他自嘲“夺侬七品官,写我万卷书”,不减书生本色。其藏书八万卷,分经、艺、史、志、子、集、类、说八门,妥善收藏。朱彝尊对书籍十分钟爱,在藏书中镌白文十二字“购此书,颇不易,愿子孙,勿轻弃”。他著述宏富,存有《日下旧闻》、《经义考》、《曝书亭诗文集》等书。曝书亭藏书在朱彝尊过世后尚比较完好地保存了几十年。大约于乾隆中开始散失,直至全部佚亡。

  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绵延二百多年,“涉园”沿自明末张元济十世祖张奇龄斋名,九世祖张惟赤继承父志,将涉园辟建于海盐当地的林泉胜地,并开始着意搜藏图书。其子亦喜藏书,在涉园中建“研古楼”以藏典籍。孙辈都富藏书。至乾嘉之际,元济六世祖张宗松(字楚艮,号青在)一辈时,藏书之富达到巅峰,除了家族公有的涉园旧藏外,兄弟九人中至少有六人以藏书著名,藏书楼有清绮斋、芷斋、研古楼、坚斋等,以张宗松的“清绮斋”为例,所藏共有1559部,一万余册,其中宋元刊本50部、抄本290部。道光以后,张家中道衰落,藏书相继散佚,但直至清末张元济时,涉园藏书仍声名远馨。其藏书后归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

  桐乡汪森(1653~1726),字晋贤,藏书楼名“裘抒楼”。聚书万卷,校勘不辍,以藏书、诗、词负盛名,所藏图书为浙西之首。编有《裘杼楼藏书目》行世,著录刻本530种,5565册,抄本155种,720册。另有书楼名“小方壶”、“拥书楼”。藏书印有“休阳汪氏裘杼楼藏书”、“桐乡汪氏拥书楼所藏图记”等。汪森之兄汪文柏,弟汪文桂皆好书。曾孙汪孟鋗入籍秀水,时家境中落,但“裘抒楼”万卷藏书仍在,孟鋗兄弟搜讨其间。孟鋗子汪如藻于四库开馆时,献家藏一百三十七种,后入翰林;子汪如洋中状元,授修撰。汪氏刊刻图书数十种,所刻的图书在版心刻有“裘杼楼”三字。著有《小方壶丛稿》、《桐扣词》等。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