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南官荡围垦纪实

2015-12-09 08:27 作者:孙福忠 沈志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南官荡地处油车港镇中部(原属栖真公社所辖),南通嘉兴北门外,北连姊妹湖泊北官荡,东抵申嘉湖高速连接线,西傍京杭运河,方圆约3200亩,是秀洲区最大的湖泊之一。 南官荡因水域面积大,风急浪高,荡内菱荇、莲藕之类的水生经济作物都无法种植;而渔业生产是

  南官荡地处油车港镇中部(原属栖真公社所辖),南通嘉兴北门外,北连姊妹湖泊“北官荡”,东抵申嘉湖高速连接线,西傍京杭运河,方圆约3200亩,是秀洲区最大的湖泊之一。

  南官荡因水域面积大,风急浪高,荡内菱荇、莲藕之类的水生经济作物都无法种植;而渔业生产是纯自然状态。所以自古以来,南官荡无人经营管理,属官府(旧时称政府为“官府”)所有,故称“官荡”,并一直沿革至今。

  对南官荡的开发利用,是区域内居民祖祖辈辈的愿望。南官荡民间流传有“荡东挖池塘,荡西筑芦埂”之说。相传五六百年以前,南官荡东边的百姓在荡东的浅滩上掀起了挖池塘养鱼的高潮,而荡西的百姓也不甘落后,在荡西的浅滩上用土填埂,把浅滩分隔成百十来亩大小的数个小荡(也称内荡)。这样,就形成了“荡东池塘,荡西小荡”的格局。但因气候、地理诸多因素,荡西的土埂很容易被风浪所冲蚀,人们便在土埂上密植许多芦苇,使之巩固。

  然而,至上世五十年代初,荡西的小荡格局,由于疏于管理,再加历经数百年的风浪冲蚀,芦苇埂几近灭迹。本可养鱼植菱藕的罗家荡、孔家荡、浅荡和荒荡等内荡,因为没有了芦苇埂作屏障,已与外荡连成白茫茫一片,成了名副其实的荒荡。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官荡周边的几个大队组成了南官荡联合养鱼场,只因外荡养鱼投入成本大,收益低,年亩产仅30市斤左右,整个养鱼业处于低迷状态。

  栖真本该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然在近代有两大矛盾十分突出:一是人多田少收入低;二是鱼米之乡吃鱼难。为解决这两大矛盾,当地百姓和政府早就有过围荡改塘建立南官荡商品鱼基地的设想,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付诸行动。

  1978年底,栖真公社党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百姓生活的诉求,决定围垦南官荡。公社党委成立了南官荡开发领导小组,由公社党委委员吴永琪同志具体负责。这一举措得到了当时的嘉兴县委领导和上级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应出台并印发了相关文件,批准了关于栖真公社围垦南官荡,建立商品鱼基地的决定。

  1979年1月10日,围垦南官荡工程正式开始破土动工,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即第一年,主要工程是填坝抽水,拟将南官荡初步改造成水田。经南官荡开发领导小组实地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南官荡四附十二条河港,四只浜套,需筑填坝基16个,土方约18000立方,征用劳动力约7000工左右。工程打响之日,启动了12台大型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历经二十多个日日夜夜,才将南官荡水抽干。

  为了不影响交通和水流,也为了抽干荡底深处积水,工程及时地开挖了沿荡围河和中心沟。中心沟自南官荡南端的望家桥港口直达最北端的桃墩港口,并兴建了三座排水机埠,增置了变压器等供电设施。及时抽干了荡底深处积水,并做好了田埂放样工作。平整了荡底土壤,开好降水潭,埋设好进出水水泥涵管。

  南官荡水田已经初具了规模。1979年种植早稻1128亩,单季晚稻800亩,茹菇60亩,因为南官荡的土质肥沃,不用施肥,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