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南官荡围垦纪实(2)

2015-12-09 08:27 作者:孙福忠 沈志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第二阶段,开挖鳗鲡河工程。1980年春开始动工。鉴于南官荡围垦后,带来了新的矛盾。一是交通不便。原本穿越南官荡的水系已不复存在,荡西与荡东周边村民的往来不再便捷,尤其当时栖真集镇是公社行政中心所在地,一


  第二阶段,开挖鳗鲡河工程。1980年春开始动工。鉴于南官荡围垦后,带来了新的矛盾。一是交通不便。原本穿越南官荡的水系已不复存在,荡西与荡东周边村民的往来不再便捷,尤其当时栖真集镇是公社行政中心所在地,一年三季的售粮及农副产品的贸易,农船无法载往。二是西水东流的格局被阻断,不利于排涝。经上级水利部门规划,拟在南官荡中部开挖一条中心航道,西起孔家港口,东接鳗鲡港,总长1072米,暂名鳗鲡河。这样,南官荡上游(西岸)的农船便可以沿着围河,通过鳗鲡河到达荡东各地,荡东的船只同样可以抵达荡西各地,乃至大运河;上游的水流也可以通过鳗鲡河流入千亩荡,再流经红旗塘出海,基本缓解了排涝矛盾。实现了水利部门设计的既防汛排涝又交通通畅的目标。

  到了21世纪初,嘉兴市水利部门经勘察决定将鳗鲡河纳入更大的水系,即投资开挖一条规模如大运河的水脉,其西端自孔家港贯通大运河,东端经原鳗鲡港口抵达千亩荡,这才正式命名为“鳗鲡河”。同样也更加确保了西水东流的顺畅和交通运输的便利,尤其是经大运河来往嘉兴的货船可以通过鳗鲡河经千亩荡、红旗塘直至上海各地。

  第三阶段,开挖内塘,建立南官荡商品鱼基地。时间是1981年至1984年。

  由于开挖鳗鲡河实际上是将南官荡划分成南北两半,经公社党委研究决定,鳗鲡河南边的鱼塘由栖真公社养鱼场和水产大队共同开挖,鳗鲡河北边的鱼塘由当时栖真公社的15个生产大队分别开挖,原则上谁开挖的鱼塘今后归谁养殖。

  值得交代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散居在栖真与双桥一带的渔民,他们没有土地,也没有固定的居所,往往一家人挤在一条船上,四处打鱼为生,以水为家。1968年渔改时,有18户渔民被落实在栖真公社并组成水产大队,且分成两个自然组,一组住东西千亩荡北岸,以千亩荡养鱼为生活来源,称东场;另一组住南官荡西岸的车家港,以南官荡养鱼为生活来源,叫西场。

  外荡养鱼年亩产才30来市斤,渔民生活仍得不到保障。南官荡围垦后,鳗鲡河南部的大部分面积约1060亩,划拨水产大队养殖,开挖成83只鱼塘,鱼塘净面积约669亩,渔民们终于吃了定心丸。剩下的301亩由公社成立的养鱼场负责开挖,共开挖成20只鱼塘,鱼塘净面积有227亩。鳗鲡河之北的鱼塘全部由当时栖真公社15个大队分别开挖,共开挖成88只鱼塘,鱼塘净面积约931亩。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无挖泥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开挖鱼塘全靠人工手挖肩挑。

  整个工程历时五年多,到1985年基本完成,并建立了南官荡商品鱼基地。这是油车港镇原栖真公社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奋力拼搏取得的成果,比之五六百年前先民们“荡东挖鱼塘,荡西填芦埂”的工程浩大了许多。

  当时南官荡水刚抽干,准备开沟排水,放样田块时,笔者曾见到了孔家港水坝突然坍塌的惊人一幕,汹涌的洪水奔涌着冲入刚抽干的南官荡。我目睹了公社团委书记朱宝根同志亲率十多名团员青年跳入河中用身体挡住了群众拿来的门板,挡住了水流,岸上有数百群众纷纷用蛇皮袋灌装泥土投入坝中,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奋战才将大坝加固加宽,避免了刚抽干的南官荡毁于一旦的危局。

  基地建成后,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即南官荡鱼塘的土壤酸性度较高,制约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每亩只有300到500斤左右。后举办了多期水产养殖培训,聘请土专家和洋技术人员作讲座,又经过与上级相关水产养殖科技部门的科研协作,几经技术革新,逐年改良,至2010年时,亩产已经提高到3000斤以上。这不但解决了鱼米之乡吃鱼难的问题,还运销到杭州、上海,乃至东北三省的一些大城市。同样也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包括渔民)的经济收入。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