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旧时嘉兴的著名桂树(4)

2015-12-31 15:11 作者:蝶庵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朱庵台桂 朱庵,又作珠庵,庵祀伽蓝神,比邱尼主之。名确无考,董巽观云:朱庵者,朱姓之家庙也。禾中五凤砚斋主人谓:乡间旧设朱天庙,又作朱天庵,祀朱天大帝崇祯,佛婆并有持朱天斋者甚虔,朱庵或朱天庵之简称亦


  朱庵台桂

  朱庵,又作珠庵,庵祀伽蓝神,比邱尼主之。名确无考,董巽观云:“朱庵者,朱姓之家庙也。”禾中五凤砚斋主人谓:“乡间旧设朱天庙,又作朱天庵,祀朱天大帝崇祯,佛婆并有持朱天斋者甚虔,朱庵或朱天庵之简称亦未可知。”

  朱庵之址,民国《嘉兴新志》谓:“在海盐塘西君一庄,故为比邱尼所居。”金蓉镜《朱庵看台桂》:“庵在秀水君一庄,距南堰三里。”吴受福《古禾杂识》:“珠庵双桂,距南堰不过八九里。”朱大可《朱庵访桂记》:“朱庵在嘉兴城东南二十里,有二桂树,云宋时物。”宇宙室主《南湖两日游》:“朱庵距南湖约九里。”闲闲《珠庵访桂记》:“珠庵位于嘉兴县治之东南,去治不足十里,地偏僻,址狭小,不若城中精严、楞严两寺之宏丽壮阔,然庵故有双桂,数百年物也。”朱庵在城南,距离之远近,或八九里或二十里,诸说皆估约,故作不一。今之所址,乃戚家北港南,庄干路北,东临升平路。

  朱庵双桂之由来,朱强邨《朱庵台桂·好事近》词,谓“桂为明季一老尼手植”,此乃据讹传而所云,足不可采。吴藕汀《减字木兰花》:“城南五里朱庵有台桂两树,左七台,右五台,相传为明季物。余尝在庵之附近晏公祠,觅得一碑石,因知其台桂由此祠移来,考其年月,或在太平天国以后。”吴氏之说应为可信。彼认为双桂由晏祠迁来朱庵,或在太平天国以后。想来缘或咸同兵火,晏祠殃及,胜迹消沉,遂朱庵好事者将之移来。而董巽观《垂杨谭荟》则谓:“桂既如此之大,从晏公庙移植朱庵,势所不可。乾嘉之记录如此,则珠庵小学原址即为晏公庙旧址,因清传于乾隆末年,摹修增建,规模较具。咸同间或光绪初年,必为劣绅恶霸占作家庵,乃将此石刻移至附近一破庙中。”董说似亦存理,姑作可能之一种。

  乱后,光绪七年(1881)辛巳,郭晓楼有《八月十四日泛南湖归再访朱庵看桂花》诗,句云“红羊劫后尔独立,前身岂亦口弥陀。”自后,朱庵台桂渐成赏秋处,清季民国,张鸣珂、金蓉镜、朱疆村、朱大可等数游之,或留咏句,或成游记,或绘桂图。

  1950年秋九月,吴藕汀偕董巽观、顾一鸣等九人朱庵探桂,复于南去里许的晏公祠颓垣壁间,觅得乾隆六十年云间朱阳书《晏公祠台桂记碑》。时,庵尼被驱,庵宇已易为珠庵小学用。

  1955年前后,董巽观编《嘉兴名胜古迹调查表》,建议“应该先修建学校的房屋;在校墙外建一房屋或亭子,可以使游客憩息,花时并售香茗,此亦步行游客所需要。”吴藕汀亦建议可将朱庵双桂移植在公园里,一则保护名树,二来供人赏玩。虽经当局采纳,但迟迟未见执行。

  1962年,双桂枯死。1972年,朱庵拆除。所在珠庵大队(后易名珠庵村),2003年整体陆续实施拆迁,诸迹俱毁无存。

  旧址今唯有路一,在戚家北港北,名“珠庵”,东抵南湖大道,西达玉泉路,全长两里有二。去西北三里,绿溪玫瑰园近铁路处,新建一桥,亦名“珠庵”。

吴藕汀朱庵赏桂图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