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金鱼池

2016-05-06 09:22 作者:杨颖立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嘉兴是金鱼的故乡。金鱼池就在集街西首的小西门处。 明代李时珍曾说,金鱼自宋始有畜者,而嘉兴饲养金鱼在始畜者前。 《光绪府志》卷十四古迹一:金鱼池,普济院在慈恩寺之西南,原名金鱼寺,以刺史丁延赞得金鱼于池,而池在寺之前,后为放生池,上有月波楼

  嘉兴是金鱼的故乡。金鱼池就在集街西首的小西门处。

  明代李时珍曾说,金鱼“自宋始有畜者”,而嘉兴饲养金鱼在“始畜者”前。

  《光绪府志》卷十四“古迹一”:“金鱼池,普济院在慈恩寺之西南,原名金鱼寺,以刺史丁延赞得金鱼于池,而池在寺之前,后为放生池,上有月波楼。”看来金鱼池就在月波楼的下方。

  《至元嘉禾志》卷第十“寺院”有普济院的考证:“元(原)名金鱼寺,以刺史丁延赞得金鱼于池,而池在寺前,故以名。宋大中元年赐今名。后移往华亭,作卫尚书功德院,遂废。”

  在小西门的城墙下,曾是唐朝刺史的丁延赞在池塘中发现有金色鳞片的鲫鱼,引以为奇,于是将这种金色鲫鱼称为“金鱼”,该池塘也就被称为“金鱼池”。在当时,金鱼的出现可能被视为圣物,于是在金鱼池的后面建造了一个寺院,命名金鱼寺,又称金鱼院。到了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赐该寺为普济院。后被一个姓卫的尚书看中,普济院迁移到了华亭,作为他的功德院。寺院逐渐废毁。

  金鱼池曾列为嘉兴的名胜。

  北宋后期,曾为秀州令的陆蒙老在他的《嘉禾八咏》中就有一首《金鱼池》的诗:“池上春风动白蘋,池边清浅见金鳞。新波已纵游鱼乐,调笑江头结网人。”

  随后,郡守周邦作《和嘉禾八咏》,其中也有《金鱼池》的诗:“休问汀洲采白蘋,观鱼且钓谢池春。月壕咫尺无多地,一簇烟波属野人。”

  其实,在北宋早期,吟咏金鱼池的文人也大有人在。

  梅尧臣《金鱼池》诗:“谁得陶朱术,修治一水宽,皇恩浃鱼鳖,不复取垂竿。”

  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北宋著名诗人。

  无独有偶,王安石也有《金鱼池》诗存世:“纷纷水中游,岂是昔时鱼。吹波浮还波,竟食糠秕余。”

  梅尧臣、王安石的《金鱼池》诗比陆蒙老、周邦的《金鱼池》诗足足早了七八十年。从梅尧臣、王安石的《金鱼池》诗可知,当时嘉兴金鱼的出现确是轰动朝野的大事。

  据《至元嘉禾志》的记载,金鱼寺应在南宋末年被毁,金鱼池是何时湮灭的呢?查遍现存嘉兴的志书均未见记载。古训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金鱼寺,寺前的金鱼池也就渐渐湮灭了。

  金鱼寺废,金鱼池也不见了踪影,而被称为金鱼的金鲫鱼却在人类的培育和饲养下,不但存世,而且有了长足发展,从嘉兴游向了世界,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观赏鱼。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