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诗人和文学家的木心,一生以中文写作,其创作生涯可以追溯至1940年,时年十四岁,写作初露锋芒,已开始在湖州、嘉兴、上海等地发表少量作品。至1966年文革之初,木心因言获罪,惨遇抄家,数十年积攒下来的二十二册(一说二十册)自定手稿集随同数箱画作
![]() 作为诗人和文学家的木心,一生以中文写作,其创作生涯可以追溯至1940年,时年十四岁,写作初露锋芒,已开始在湖州、嘉兴、上海等地发表少量作品。至1966年“文革”之初,木心因言获罪,惨遇抄家,数十年积攒下来的二十二册(一说二十册)自定手稿集随同数箱画作、藏书、乐谱、唱片等全部被抄没。此后又因多次入狱,加之在酷烈的文网下,其写作虽未终结,却只能自觉地转入地下,开始了漫长的沉潜期。 到1986年,木心在恢复写作数年后,其第一本书《散文一集》方得以在台湾出版。这一年他已虚龄六十,作为有近半个世纪创作生涯的写作者来说,面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心中难免百感交集。 我手上的这册《散文一集》乃知名导演高小龙所赠,是台北洪范书店1986年2月初版的三印本,2015年1月印制。本书虽非初印,却基本保持了原版书的面貌。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封面由木心本人设计。总体上以深褐色为底色,再缀以白色的抽象图案。书名和作者名是一组略显暗黄的美术字,竖排,一上一下,字体略有大小。设计古雅而别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据木心生前好友童明见告,封面上的图案来自一张报纸上的物理学图形,如今的布局是木心用剪刀裁剪下图形后重新做得排列。木心迷恋手工,有过数十年从事工艺美术设计的经历,无论是现存的自定手稿集,还是其生前出版的个人著作,封面设计均由自己亲自捉刀。《散文一集》乃其平生第一本书,其郑重的态度可以想见。 书名“散文一集”并非木心的首创。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周作人在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六集散文卷时就使用过这个书名。这一文坛掌故木心不可能不知。以木心向来不落窠臼的做派来看,这一次之所以会毫不避讳地直接“拿来”,一方面固然是向读者指明了本书的体裁,另一方面只怕与他个人的文学抱负有关。 木心最早以散文名世。台湾著名诗人、编辑家痖弦1984年在《联合文学》创刊号上为木心开辟“作家专卷”,重点推介的就是“木心散文个展”。木心在谈到自己以散文“为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时有过这样的论述: 诗甜,散文酸,小说苦,评论辣。我以咸为主,调以其他各味而成为我的散文,即:我写散文是把诗、小说、评论融合在一起写的。 对此,著名学者陈子善曾指出:“木心先生有高远的抱负,他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散文界限,在散文创作中融入诗、小说、评论诸多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崭新的文体。木心的散文实践证明了他其实是一位文体家。”木心确然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将自己的散文与五四前辈们并置,其写作实践和实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此书的出版得益于痖弦的首倡,其在《联合文学》创刊号隆重推出木心后,时隔两年又为他出版了这一本书。关于此书的出版,痖弦最近在台湾《文讯》杂志有过一段回忆: 我跟叶步荣讲,木心的书可以出版,虽然现在知道他的人不多,但是绝对有意义。后来叶步荣积极跟他联络,就出了《散文一集》(1986)、《琼美卡随想录》(1986)。 木心有洁癖,美学上的洁癖,因为他是画家,他的书一定要自己设计封面,字形、纸张、纸质、台数通通都非常严格地定好,叶步荣样样都合他的意。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