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8年7月底,钟埭乡(当时属嘉兴)。 双抢季节争分夺秒,插秧过了立秋,双季晚稻产量大减。适逢盛暑,禾苗急着喝水。当时没有普及机灌,引水灌溉只能靠人踏水车和牛盘水车。农民在河岸边搭起凉棚,排上水车,部分同学手扶横杠,俯下身子,脚踏轮轴,水车叶
1958年7月底,钟埭乡(当时属嘉兴)。 “双抢”季节争分夺秒,插秧过了立秋,双季晚稻产量大减。适逢盛暑,禾苗急着喝水。当时没有普及机灌,引水灌溉只能靠人踏水车和牛盘水车。农民在河岸边搭起凉棚,排上水车,部分同学手扶横杠,俯下身子,脚踏轮轴,水车叶片便刮水上岸。然而多数同学往往踏空轮轴“吊田鸡”,于是分配去推牛车盘,腾出牛力去犁田。 我们用三根粗竹竿绑在牛车盘上,三个人手握竹竿绕着圆圈推着走,犹如驴推磨,一圈、二圈……牛盘水车时还罩上眼罩,我们推的时间长了,就觉得头发晕,脚底痛,于是定时轮班。有的人即兴唱起新编锡剧《双推磨》:“赤日炎炎禾苗黄,牛车转得像车轮。牛车越推越轻松,哪里来的浑身劲。”经他一唱,人的精神又振作了起来。此时,老农提来一桶茶水,送上毛巾。我们大呼:“太热了。”老农安慰说:“六月勿热,五谷不结。”说得真有道理! 往河浜看去,水车车水水随车,眼见随着牛车盘的齿轮的转动,附着在龙骨上的叶片戽水到沟渠,汩汩地流向田间,我仿佛听到禾苗大口的吮水声,稻苗似乎也绿了起来,我们也乐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