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新旧往复中的王国维 (上)

2017-09-24 20:39 作者:徐琳玲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九十年前,王国维一头扎进颐和园昆明湖里。 他的投水自沉,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一桩重大事件,一个难解的谜题。 刘小枫曾在《拯救与逍遥》中说:中国诗人自屈原之后少有自杀,走向陶渊明和苏轼式的逍遥之路政治失意,信念受挫时回归田园,或自怡自

  九十年前,王国维一头扎进颐和园昆明湖里。

  他的投水自沉,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一桩重大事件,一个难解的谜题。

  刘小枫曾在《拯救与逍遥》中说:中国诗人自屈原之后少有自杀,走向陶渊明和苏轼式的逍遥之路——政治失意,信念受挫时回归田园,或自怡自乐。直到近代王国维受到西方叔本华悲观思想熏陶,才又看见中国诗人的自杀。

  王国维所处的是一个政治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礼乐”崩坏、精神断裂的时代,他又极具敏感的诗人兼哲人气质,如他自己所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

  王国维生前知己陈寅恪曾说:“纵览史乘,当其新旧蜕嬗之间际,常是一纷纭综错之情态,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也……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

  在王国维自杀的八年前,梁漱溟的父亲、学者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万言遗书说:“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有人说,为人类提供巨大精神支持的,总是那些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绝望者。绝望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真正热爱生活。


  二〇〇一年,画家陈丹青为清华大学九十周年校庆创作了大型油画——《国学研究院》。画面呈棕黄色调:王国维居中,头顶瓜皮小帽,身着罩衫马褂,戴一副圆眼镜,双手笼在袖里,神情忧郁凝重;梁启超在左侧稍前,占去画面最多位置,自有一股政治家气度;右侧是戴毛皮帽子、着青色长袍的陈寅恪,神情天真里透着执拗;最左是西装革履的赵元任;最右为吴宓。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离端午节还有两天。

  如往常一样,王国维早起梳洗,至饭厅早餐。按王家规矩,孩子必须与父母同进早餐,是不准睡懒觉的。餐后,王国维进书房小坐,似乎在整理东西。随后,他独自一人前往清华学堂。

  在研究院教授室,他和同事们商议下学期的招生事宜,并嘱咐办事员去他家把批改好的学生成绩稿本取来,他拿出昨晚给学生谢国桢题的纸扇,想了一下,把上款由“兄”改为“弟”。

  处理完这些事,他向研究院办公处秘书侯厚培借两元钱,侯厚培身边没有零钱,就递给他一张五元纸币。两人又聊了许久。

  王国维离开办公室,走到清华南校门口,叫了一部人力车,让车夫送他去颐和园。到颐和园门口,他付了洋角五毫,交代车夫在这里等候。

  上午十点多,王国维步入颐和园,沿着长廊慢慢走,在石舫前坐了片刻,然后向东进入鱼藻轩,抽了一会儿纸烟。大约十一时,一个身影从石阶上纵身入水,激起了巨大的水花。

  园中清洁工闻声赶过来救助,待捞起后,人已断气。他把头埋入淤泥,窒息而死。当时湖中水浅,死时,衣服背后未湿。

  当天下午,消息已传遍清华校园。晚七时,吴宓、校长曹云祥、教务长梅贻琦等二十余名清华师生赶到颐和园。

  六月三日下午,法医到现场验尸,从王国维内衣袋里搜出遗嘱一封,字迹清晰:“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王国维三子,此时刚从上海转入燕京大学)先生收。”

  自绝书以十六字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