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这是继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我国的狼子野心,再次疯狂暴露。 黄浦江上的枪炮声,震荡了本不平静的南湖水。8月1日,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14日,发出征募救国财物宣言,号召各界民众以毁家纾难之精神,共赴国难;16日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这是继“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我国的狼子野心,再次疯狂暴露。 黄浦江上的枪炮声,震荡了本不平静的南湖水。“8月1日,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14日,发出征募救国财物宣言,号召各界民众以毁家纾难之精神,共赴国难……”;“16日,嘉兴各界抗敌后援会敦请永明电灯公司全日供电,以便全县机关团体和居民在收音机前收听前方抗日消息”;“28日,为慰劳抗日官兵,嘉兴纬成利记丝厂和民丰造纸厂各捐抗日经费五千元……震泰南货号捐款一百元”。这是四则有关“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在《嘉兴八年抗战纪事》(嘉兴市政协文史委1988年11月编)中的仅有记载。虽寥寥几笔,却把当年嘉兴民众抗日的激情场景,极富画面感地刻录在嘉兴抗战的史册中。 2015年,我在《义务商团》中提到东栅商团队长“高振远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时,率团上前线劳军之举,深得乡里称颂。陆初觉为此曾设宴庆功”,就是在这个同仇敌忾的“抗敌后援”大背景下,嘉兴人,东栅人的抗日作为。 抗战爆发八十年后的今天,我因孤闻乏识,几乎没有看到过有关“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的更多史料,连这个团体的领导者只知陆初觉“曾任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至于它的遗存资料,比如公文、信函、印签、图片,以及专用的信封、信笺等,一无所见。两枚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凤桥区分会办事处证章的发现,消除了对这个抗日组织概念化的认识,为我们了解“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的组织机构、基层设置,提供了极大的探究空间。 对历史事件的解疑释惑,总在冥冥之中的缘分里。今春,我在旅美期间,收到了微信朋友“小笃亭”发的一张老证章图片,细细一看,竟然是“嘉兴县抗敌后援会凤桥区分会汉塘办事处证章”!虽远隔千山万水,我的惊喜之情,“小笃亭”感同身受。热心的他,不但将这枚证章持有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留言于我,还将另一枚同类证章的信息和盘托出。于是,我在海的那边和“洗衣人”、“耕耘小筑”两位从未谋面的藏友,在手机上交流起来。随之,另一枚“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凤桥区分会曹普镇办事处证章”的图片也到了我“手”。 凤桥区的“汉塘办事处证章”,与“曹普镇办事处证章”,均为圆形,铜质,直径3厘米。圆边上部有挂链小孔。“汉塘”的章面将其全称排成四行文字压铸。背面编号“75”。“曹普”章将县“抗援会”名称随圆弧成旋读状排列,分会、办事处、证章,分三行字直排。背面编号“141”。虽然这两枚证章中,县“抗援会”总称有点不同(“凤桥”章中少了“各界”一词),但是,它们同属当年“抗敌后授会”的基层组织,确切无疑。因为年代久远,“曹普”章面的蓝底白字斑驳陆离,疑此章乃家传藏品。而“凤桥”章锈迹斑斑,挂链小孔也已腐烂,只剩孔位边痕。估计此章系出土之物。 嘉兴县凤桥区,属南乡水网地带。民风淳朴,爱憎分明。抗日烽烟初起,那里的民众便挺身而出,为“抗敌”作后盾,当“后援”生力军。宣传,募捐,慰劳,医疗,担架,运输,侦查,凤桥乡镇,群情激昂。“曹普”即曹庄、普光寺,时年两地为一镇。汉塘,也称平湖塘,两岸乡镇的交通,相比凤桥便利。当年凤桥区有一批人在塘岸的新丰、大桥等地活动。这枚“汉塘”章,应该是凤桥区住汉塘一带办事者所佩戴。 “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三个多月后,在日机大轰炸和日军乍浦登陆中,1937年11月19日,嘉兴沦陷。次年2月12日,嘉区抗敌行动委员会和嘉兴县抗敌行动委员会在金华成立。“嘉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存世七个月后,“抗敌后援”,就此转入“抗敌行动”——1938年5月3日,浙江省国民政府第九九九次会议决定委派赵炽将军为嘉兴县代理县长。6月,赵炽偕同秘书王子通等文武工作人员,渡过钱塘江,到达嘉兴凤桥,重建敌后政权……就此,凤桥作为嘉兴的抗日基地,拉开了嘉兴抗战新局面。 两枚凤桥“抗敌后援”证章的发现,佐证了这个抗日组织的普遍性,也显示了凤桥作为嘉兴八年抗战敌后基地的群众基础。本土抗日证章的罕见,珍贵,无与伦比。它促使我将其充实进2011年出版的《长天悲歌——凤桥徐八房惨案纪事》书稿中,从而修订再版。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