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签名记 9月16日17时30分,金庸记者见面会。 一落座,先生就惦记着开幕式前答应读者的签名要求,刚才谁拿书说要签名?这话一出口,现场的老记们一下就忘了本职工作,化身为金迷,涌向台前,争相要老先生给自己签名。
签名记 9月16日17时30分,金庸记者见面会。 一落座,先生就惦记着开幕式前答应读者的签名要求,“刚才谁拿书说要签名?”这话一出口,现场的老记们一下就“忘”了本职工作,化身为金迷,涌向台前,争相要老先生给自己签名。好久,在主办方善良提醒下,老记们始务“正业”,而先生有问必答。
问:金大侠你好,为何在80岁高龄继续小说的修改?
答: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你把文章写完了,尽量把不好的文字修改完善。写好之后,放在那里,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再看再改。自己的文章,我主张改,多改一次总好过一次。主张不改的小说家我没听说过。 问:金大侠,你怎么看现在的流行武侠小说? 答:现在的流行小说我看得不多,倪匡是我的好朋友,他看到好的会向我推荐,最近看到台湾一位女作家写的作品,还不错。现在的武侠小说写好之后要发表,没有时间修改,看到毛病多得不得了。如果每个作家都能够将作品放几年,多改几次再发表,就会少些毛病。 问: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有何关系? 答:统一的国家,发达的经济,盛世的文化更加包容、发达。唐诗、宋词,和平没有战争,人民安定,会比较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问答一结束,金迷再次涌向台前,请金庸先生签名。考虑到先生的健康和年纪,尽责的工作人员正准备劝阻金迷,而老先生边签边跟陪同人员说:“我难得回来。难得和他们见面。”一句难得回来,多少怀乡情怀。 当我们请他为嘉兴日报题词时,先生微笑着抬头问道:是嘉兴日报吗?当听到肯定的回答,他欣然在纸上为嘉兴日报写下“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几个大字。20年前的1988年9月7日,本报记者去香港采访他时,他为本报题下的正是这八个字。而1992年12月3日,先生回乡时特地来到嘉兴日报,看望同仁,并留下了“客观报道 独立思考 坚持正义 重视公益”的墨宝。 老报人对新报人的厚望跃然纸上。
终于满足了在场所有人的要求之后,金庸才走进餐厅。哪知一进餐厅,同样被热情的读者包围。他耐心地将签名合影进行到底。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