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金庸回乡六记(3)

2018-04-10 10:10 作者:陈苏 沈秀红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奠基记 9月17日10时30分,金庸书院奠基仪式。 海宁盐官东南隅,海神庙旁边,金庸书院选址地。 天公作美,昨晚暴雨倾盆,一大早却雨止转晴。早早的,金庸先生就来到了现场,在凉棚中等待的他,又是一身淡色西装,经


  奠基记
 
  9月17日10时30分,金庸书院奠基仪式。
 
  海宁盐官东南隅,海神庙旁边,金庸书院选址地。
 
  天公作美,昨晚暴雨倾盆,一大早却雨止转晴。早早的,金庸先生就来到了现场,在凉棚中等待的他,又是一身淡色西装,经过一夜的休息,神采飞扬,笑意盎然。

  正在和同事交流文章写法的我,习惯性将视线转向先生,观察他的举动,他冲我笑笑,指着我手中的纸笔,问我是否要签名?他的“主动”让我有片刻的诧异,待反应过来,我拿着手中的纸笔立刻走向前去,他拿着纸,翻了一下问:“嘉兴日报?”真巧,我拿的正是嘉兴日报的便笺纸,赫然印着嘉兴日报的抬头,他小声跟我说,“昨天,我签过了。”然后欣然在纸上写下:“向嘉兴日报的读者们问好,欲将南湖比西湖,有如南子见西子。”不假思索,一挥而就。此刻的他亲切、慈祥得像个邻家老者,丝毫没有武侠大家的架子和派头。

  由于他的“主动”,刚才有些肃然的凉棚活泼起来,不断有读者和他合影,请他签名。他兴致高昂,平易近人。精明的老记们自然不会舍弃这个绝好机会,涌上前去,“谈谈今天开幕的金庸书院吧。”“感谢当地政府和盐官人民的支持,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您会回来讲课么?”“讲学不来了,开会会来。” 

  奠基仪式上,站在台前的金庸先生谦逊和满怀深情,“这里比较大,地方很好,非常感谢……”先生亲手铲起奠基的第一铲土,为书院的第一棵树——金桂树,培上第一铲土。不知,此刻的先生是否回想起自己少年时在附近徘徊,摩挲的旧年往事……  
 
  观潮记
 
  9月17日13时10分。海宁市盐官海塘。
 
  正逢农历八月十八,传统的最佳观潮日,秋风送爽,阳光明媚,长长的海塘上,观潮的人流涌动。13时一过,金庸先生出现在海宁观潮亭。走到哪里跟到哪里的金迷再次涌了上去,先生一如既往的耐心非常。就在这时,远处的一条白线,缓缓而来,潮来了……
 
  回乡五次,三次观潮。金庸先生拿起手边的望远镜,望向远方那条白线,他的视线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当年童子军时在石塘边露营的情景,“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就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1975年在三联所出的《金庸作品集•后记》)。”似乎回到了1955年,他在离家千里之遥的香港创作《书剑恩仇录》的时候:

  “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墙直向海塘压来……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摘自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以细腻如丝的笔法刻画了陈家洛离家十年,回到朝思暮想的海宁家中的种种情绪,字里行间充满了陈家洛对家乡的眷念,那正是金庸先生对故园的遥望与渴慕。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