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闲话金鲫鱼

2019-02-20 16:09 作者:盛叶珍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嘉兴人称金鱼为金鲫鱼,它的祖先就是野生鲫鱼。古书里将金鱼称之为赤鳞鱼、文鱼,估计就是因为它的肤色较红,还有花纹的缘故吧。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当人们在普通鲫鱼中发现这样的稀罕物时,是何等的惊讶。观赏这种神奇的金鱼也就成为

  嘉兴人称金鱼为金鲫鱼,它的祖先就是野生鲫鱼。古书里将金鱼称之为赤鳞鱼、文鱼,估计就是因为它的肤色较红,还有花纹的缘故吧。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当人们在普通鲫鱼中发现这样的稀罕物时,是何等的惊讶。观赏这种神奇的金鱼也就成为不同寻常的事情了。

  据载,嘉兴是世界上最早将野生鲫鱼进行家养的地方。北宋开宝(968~975)年间,吴越刺史丁延赞在嘉兴城西北一个池中发现金鲫鱼,称该地为金鱼池,后建为金鱼院,成为一方名胜。“金鱼院外即通津,转粟千艘压水滨”,朱彝尊在《鸳鸯湖棹歌》中说的金鱼院,位于现如今小西门横街原育子弄花鸟市场一带,也就是当初开金鱼家养之先河的地方。

  当生存的环境从天然的河荡转移到县府的鱼池,这种红色野生鲫鱼的身份渐渐从下里巴人变成了阳春白雪,它的相貌与体态就此走上了不可预期之路。由于建造鱼池耗费较大,家养金鱼作为一种奢侈的活动,起初只在富有的贵族官宦阶层中流行,后在文人士大夫中广为风行。宋朝王安石和梅圣俞各有《金鱼池》诗:“纷纷水中游,岂是昔时鱼。吹波浮还波,竟食糠秕余”,“谁得陶朱术,修治一水宽,皇恩浃鱼鳖,不复取垂竿”,可见当时金鱼已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人工饲养金鲫鱼也已蔚然成风。苏东坡(1037~1101)在杭州任职时的诗作:“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附槛散斋余。还从旧社得心得,似省前生觅手书。”这也说明金鲫鱼在北宋时期已经存在于杭州的寺院内,为文人骚客所喜爱。

  明代,金鱼的生活场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些憨态可掬、悠闲自在的小东西。从池养转向盆养,大约经历了三四百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金鱼的体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些体型圆短、眼部突出、背鳍退化、尾部分叉的被寄于更多期望而留下继续培育。从因稀奇鲫鱼的肤色而开始家养,到有意识地对鲫鱼进行人工选种,使金鱼这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清末,根据金鱼各个部位的不同特征,已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如眼睛突出似龙眼的称为龙睛,头部似虎头的称为虎头,体态圆鼓的称绒球,鳞片透明似珍珠的称为珍珠,与原先野生鲫鱼的形态已大相径庭。而如今现代科学的发达,更使金鱼的培育推陈出新,全世界种类已难以计数。

  如果说最初的金鲫鱼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礼物,那么后来那些色彩斑斓、体态蹒跚的金鱼则是人类奉献给世界的尤物。可是,孩子们在欣赏金鱼奇丽的同时,却并不知道金鱼其实是不属于大自然的。当第一条金鲫鱼被人类从江湖里捞起放入水池中开始人工饲养的时候,它和它的后代就注定成为人类畸形审美意识的牺牲品,它们就像是长在温室的花朵,早已不能自食其力,不能自御风寒。

  想起庄子那篇著名的《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那么,如果庄子晚生一千年,他是否会赞同丁延赞在月波楼下建金鱼院的做法?而“子非鱼”,我们又怎能体会到金鱼在池或盆中渐渐变异时的悲喜心情呢?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