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延庆大夫在为病人针灸治疗 一提起传统中医,人们自然会想到针灸。源自清代道光年间的施氏针灸,至今已历七代。自第三代施凤岐开始,施氏针灸由绍兴发展到杭州、平湖一带。至第四代施鹤年时,又由平湖转至嘉兴。 1
![]() 施延庆大夫在为病人针灸治疗 一提起传统中医,人们自然会想到针灸。源自清代道光年间的施氏针灸,至今已历七代。自第三代施凤岐开始,施氏针灸由绍兴发展到杭州、平湖一带。至第四代施鹤年时,又由平湖转至嘉兴。 1920年初,施鹤年在嘉兴张家弄42号开设了针灸诊所,自此施氏针灸在嘉兴落地生根。施延庆为施鹤年之子,为施氏针灸第五代传人。 弱冠之时,施延庆离家就读于杭州中医学校,后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学习,校长秦伯未亲授他中医内科学。1939年12月,施延庆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师从上海湿温伤寒专家郭柏良,尽得真传。抗战胜利后,父亲施鹤年逝世,施延庆回到嘉兴承业。自此,嘉兴知名的“施鹤年医室”内,又多了一个“施延庆针灸医室”的牌匾。 嘉兴中医院成立后,施延庆在针灸科坐诊,直到75岁才正式退休,91岁中风前还一直坚持接受患者上门求医。1991年,施延庆成为嘉兴唯一跻身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的针灸医生,次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施氏针灸被列入第四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施延庆的儿子施孝文,也是一位知名的针灸推拿科专家。嘉兴中医院曾接收过一名外籍患者,他因为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全身瘫痪。施孝文接手后,觉得颇有难度,于是回家向父亲请教。仔细分析了儿子所说的病情后,施延庆老先生仔细拿捏,与儿子再三讨论,开出了方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名患者最终得以下地行走,获得了超出预计的良好疗效。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