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广播声声传乡情

2019-12-04 10:56 作者:嘉兴故事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总忘不了以前传播乡情的桐乡人民广播站,广播声声,乡情悠悠。 1966年的春天,虎啸公社的广播线路员仲虎和大队线路员阿二,来我村西边的桑树地,他两用铁锹挖坑,竖立起了几个毛竹,在一字排立的毛竹竿上端拉了一根10号铅丝,铅丝跨越了村西的小河,穿越了村

  总忘不了以前传播乡情的桐乡人民广播站,广播声声,乡情悠悠。

  1966年的春天,虎啸公社的广播线路员仲虎和大队线路员阿二,来我村西边的桑树地,他两用铁锹挖坑,竖立起了几个毛竹,在一字排立的毛竹竿上端拉了一根10号铅丝,铅丝跨越了村西的小河,穿越了村坊的树林,这个单一的铅丝从西面的徐家浜连接到我家,他两在我家的厢房里安装上一个盒子状的广播喇叭,喇叭的下面一根铁丝底线连接到地下。时值上午10点,广播响了,村上看热闹的人惊喜极了,一个铅丝连接的广播盒子能神奇地发出声音。一村唯一的广播安装在我家,一方面是我家属村坊的中央人家,另外我家是贫农,老爸又在大队草包厂做厂厂。广播给当年还没有通电的乡村带来了活力,听到广播声音响了,大家就忙中抽闲来听。

  过不了多久,为了让大家听广播方便,我父亲让大队线路员阿二把厢房里的广播移装到外面走廊的廊柱上,大家可以在场地上听广播,尤其是那个夏天,大家吃好晚饭,端着茶杯,拿着赶蚊子的大蒲扇,搬个小凳子,在我家门前的场地,一边乘凉,一边聊天,一边听广播。当时的广播是桐乡县人民广播站,每天早中晚播音三次,每次大约2个小时,广播员也是用桐乡方言广播,感觉亲切自然,很容易听懂。广播声音成了村人起居作息的一个时间表,早上广播响起,人们就起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中午广播响了,家里的老人可以生火做饭,晚上广播响了,就做晚饭,劳作的人也知道快收工了。晚上广播结束了,就休息睡觉。我们小孩子有时晚上贪玩,父母会说,广播静了,你还不睡呀。村人是忙于体力劳作,总有早睡早起的习惯。

  桐乡广播站播送的节目内容很多,主要有天气预报、新闻报纸摘要、桐乡新闻、老六伯谈生产,还有其他文艺的节目。丰富多彩的节目,带给乡村新的信息,给农民传播科学的知识,尤其是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桐乡广播节目转播的悠悠乡情,深受村民的喜欢。不多久,每家每户都安装一个广播机,天气信息文化科技知识到千家进万户。桐乡广播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69年乡村通电后,这个广播功能又扩大到公社有广播站,大队里也有广播站,在乡村还没有电话时期,广播又是传达信息的最佳最快的通道,有些急事上面打电话到公社或大队的电话机上,公社或大队的人通过发广播通知,这么多人总会有人听到转告。广播也成开会的工具,当时叫广播大会,村人对这些都很关心关注的。这十几年间农村广播是传播文化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后来有了电视机,从村上只有一台电视机到家家户户有电视机,但是桐乡广播的功能依然在,人们还是很关注桐乡广播,毕竟桐乡广播是最近的信息,最亲的声音,最和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的东西。桐乡广播与时俱进,前几年农村电网改造,每家门前的智能电表上就 装上了新的桐乡农村有线广播,声声乡情在农村依然回响,浓浓的情意依然在村民心头凝聚。

  现在人们开车出行,手机上网了,fm97.1桐乡之声,时刻和百万桐乡人心心相连,出行交通,天气情况,网上信息,家居购物生活,桐乡之声时刻相伴。我最喜欢的是听见桐乡,尤其是风雅桐乡里桐乡人的人文风土人情,乡情悠悠,总在我心头。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