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疫论》,则是我国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专门著作。它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名医吴有性(约1582~1652,字又可),他是仅距嘉兴几十里的江苏吴县人。 吴有性所著《温疫论》中,对瘟疫的发生作了阐述:戾气,从口
《温疫论》,则是我国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专门著作。它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名医吴有性(约1582~1652,字又可),他是仅距嘉兴几十里的江苏吴县人。 吴有性所著《温疫论》中,对瘟疫的发生作了阐述:戾气,从口鼻侵入人体,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传变有九。意思是说,瘟疫是因疠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具有强烈传染性。 史料记载,1641年,江苏、河北、山东、浙江等省,时疫流行甚剧,吴县、嘉兴一带也不例外,“连年瘟疫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凄凉景象,使吴有性痛心疾首。他渐渐体会到以张仲景的伤寒学说来论治当时流行的一些疾病,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事与愿违,遂产生了另创新路,以提高疗效的想法。 吴有性推究病源,创立“戾气”说,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一套温热病的论治方案,提高了疗效。他根据这些经验,于1642年写成《温疫论》一书,使中医学关于传染病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在清代,一位嘉兴名医对瘟疫疾病的研究、治疗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位名医就是海宁盐官的王孟英。王孟英(1808-1868),名士雄,字孟英,生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卒于1868年。他是一位中医温病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尤其对霍乱的辨证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王孟英重视环境卫生,对预防疫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他所著的《温热经纬》与《霍乱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温病学研究方面的成就。 ![]() 王孟英像 ![]() ![]() 王孟英所著《温热经纬》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