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时期《嘉兴县医师公会年刊》创刊号 嘉兴战疫历史值得铭记 民国期间,由于西医的传入,加上中医对于瘟疫的施治理论也更加成熟,对于传染病的防治趋于系统科学。1946年发生在嘉兴的疫情,地方政府和医务人员采取
![]() ![]() 民国时期《嘉兴县医师公会年刊》创刊号 嘉兴“战疫”历史值得铭记 民国期间,由于西医的传入,加上中医对于瘟疫的施治理论也更加成熟,对于传染病的防治趋于系统科学。1946年发生在嘉兴的疫情,地方政府和医务人员采取的措施,就呈现出有组织、讲科学的特点。 资料记载,1946年7月,霍乱在嘉兴再次流行后,经嘉兴县防疫委员会决议,成立了嘉兴传染病临时隔离病院。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这一临时隔离病院于1947年9月23日停止运行。 笔者收藏有一册1946年4月19日《嘉兴县医师公会年刊》创刊号。这份年刊中,嘉兴医师公会主席蒋志新在《刊词感想》中写道:“嘉兴县医师公会成立,每月开会,研讨各国新出诸药及种种技能,一方协助社会服务,并其他公共福利。如去夏,吾禾霍乱盛行时,地方人士筹组时疫院,本会曾派员常驻相助,若机关或社团等,欲须相助防治者同人等,无不竭诚协助者也。” 蒋志新(1880~1960),名保徵,字志新,嘉兴南汇人,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肄业于大阪工专、长崎医科大学。他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任浙军军医。辛亥革命后归乡,与友人在南汇合办了小型医院。1920年创办德心医院,任院长,并受聘于浙江医药专门学校,兼任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后设立德心医学及助产两校,培养地方医务人员。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蒋志新购置了大量药物及医疗用品,并牵头成立红十字会嘉兴分会,以备救护伤员。1938年,蒋志新赴上海开设德心医院分院。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嘉兴恢复德心医院,并被推选为嘉兴医师公会会长。嘉兴解放前后,1949年5月,他被推举主持嘉兴各团体联合办事处,为维护地方治安、保护人民财产,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曾任嘉兴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嘉兴人民代表及卫生工作者协会会长。蒋志新医术精湛,擅长妇科,对贫困病人常免费施诊赠药,医德高尚,著有《医学讲义》若干种。 1946年7月14日的嘉兴医师公会第三次理监事常会,留有“奉县政府令,为设立隔离医院,请调派医师10人轮流至院协助案决议”的记录。这份会议提出了当时应对霍乱疫情的措施:一、治疗时疫须有贯始终负责,不得中途易人;二、专责医师由本会出资聘请;三、所谓始终负责情况由理事长而陈(决议函复治疗事实上困难,如下情形数点……);四、卫生院传染病报告表200张,如何分配案…… 一个多月后的8月25日,嘉兴医师公会召开了第四次理监事常会,决定了隔离病院运转的相关事宜:“由本会出资聘请专责医师章祖襄、章自廉两君,曾至院服务旬余日,如何给付津膳事,决议由本会致送国币15万元,此款每会员担任一万元(限城区会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防疫工作,嘉兴防疫工作由县卫生部门承担。1952年中华医学会总会编辑出版的《防疫常识》宣传手册发放。1956年起各县相继成立防疫站,同年10月起贯彻执行《浙江省传染病实施细则》。1963年10月,实行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制度。1979年全面实施计划免疫。1980年,区乡卫生院成立,保健卫生防疫指标列入年终考核。1989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疫法》正式施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嘉兴最重要的防疫工作,莫过于防治血吸虫病。这段历史,年龄稍大的嘉兴人都有记忆。据史料,明清时期,嘉兴就有“腹胀则死”的记载。海宁《王孟英医案》中,载有“臌胀病”治疗方法。清末民初,嘉兴也多有发现和感染流行血吸虫病死亡的记录。尔后,时值抗日战争、嘉兴沦陷等原因,地方上无从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这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瘟神,嘉兴开始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战疫”。政府发动群众,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向肆虐了上千年的瘟神发起最后的总攻。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嘉兴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基本清除了血吸虫病病魔,这个千年卫生健康难题终于彻底破解。 新世纪初的2003年,非典来袭。为了防止病源传入,嘉兴严阵以待,加强管控,成功地将病毒拒之门外。疫情期间,嘉兴没有出现任何确诊病例。经历了非典的考验,嘉兴市的流行病预防控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城乡居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卫生健康普及教育。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疫情。面对疫情,嘉兴的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各种严格的措施,城乡严防死守,严格管理各类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居民小区严格落实健康检查,动员城乡居民宅家禁足。防治疫情的宣传深入人心,也稳定了人心。 新中国应对疫病,科学有序,组织得力,古时、旧时与今日完全不可相比。 今天的这场“战疫”,嘉兴人民众志成城,最终定会获得全面胜利。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