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许多历史名人都与她结有不解之缘。据古人的文字及民间传说,在唐代,有四位著名的诗人都曾与新丰产生过渊源。 生活于唐中期的丘为,乃是新丰人。其祖居地,后世名曰丘为里,旧属平湖钟埭,现为新丰镇乌桥村丘家头。丘为于天宝元年(
新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许多历史名人都与她结有不解之缘。据古人的文字及民间传说,在唐代,有四位著名的诗人都曾与新丰产生过渊源。 生活于唐中期的丘为,乃是新丰人。其祖居地,后世名曰丘为里,旧属平湖钟埭,现为新丰镇乌桥村丘家头。丘为于天宝元年(742)中进士,在礼部供职,不久升主事,后奉诏辅佐太子李亨。李隆基退位后李亨继位,丘为被升为右常侍,相当于皇帝的侍从顾问。他亲历了大唐王朝由盛入衰的转变过程。 丘为善诗,著有《丘为集》。1958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人选唐诗》,将丘为与李昂、王昌龄、陶翰、李白、高适列为“六大家”。据说,丘为80岁时告老还乡,闲来无事,去拜访隐居于海宁硖石西山的旧友,不料未遇,于是作了《寻西山隐者不遇》这首诗。此诗是丘为的代表作,入选了《唐诗三百首》。根据有些文字记载,丘为生于709年,卒于804年,享年96岁,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 据民间传说,诗圣杜甫与新丰也曾有过关联。杜甫有一首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描述的是大历二年(767)十月十九日在四川夔州的元持府上观看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的场景。这首诗浓墨重彩称赞了李十二娘的精湛舞技。而这位李十二娘,据说就是新丰竹林人。1922年冬,在新丰西张圩徐祥浜,出土了李十二娘的遗骨石瓮盖,遗骨放在“圆如覆盂,上杀下纵,径尺有余,厚二寸余”的石瓮中,瓮盖有铭文。至此,这段逸闻才被世人知晓。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世称昌黎先生,他也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韩愈与唐代名相陆贽曾有过渊源。陆贽是嘉兴人,有一说,其祖上为新丰人。陆贽遭贬病逝于四川之后,陆氏族人在其新丰祖坟上建了陆贽的衣冠冢。冢前的羊毛港上,还筑了一座供四方祭奠陆贽的石桥,名“方桥”。据说,建桥时,陆贽族人请刘禹锡写信向韩愈讨教方桥如何设计。韩愈向来敬重陆贽,读信后立即绘制了草图,并附诗一首相赠。诗曰:“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方桥建成后,在桥的北堍,还建造了宣公庙。 几经沧桑,陆贽的衣冠冢、宣公庙、方桥皆遭毁坏。清嘉庆十六年(1811),里人重修了方桥。方桥桥柱东侧,至今仍保留着一副桥联:“陆贽遗迹是冠还是履,昌黎名言非阁复非船。”此联是新丰镇珍贵的文化遗存,韩愈的诗句与陆贽的事迹长期在新丰流传。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以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有一种说法,刘禹锡出生于嘉兴。史书记载,刘禹锡曾任苏州刺史。在苏州任上,他为家乡嘉兴做了件大好事。《唐书·地理志》载:大和七年(833),刘禹锡再开汉塘,对汉塘进行大规模疏浚,而汉塘是新丰镇的母亲河。据传说,疏浚完工后,刘禹锡至嘉兴巡视,乘舟泛游汉塘时,触景生情写下了颇有名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此诗隐喻着自己仕途多舛,如春日阴晴不定,巧在以“晴”寓“情”,故千百年来被人们当作一首情诗传颂。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为“刘白”,他为家乡所作的好事与所留诗篇,家乡人将永远铭记在心。 唐代四位诗人与新丰的情缘,新丰人一直引以为傲。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