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庚子年江南的这个夏天,雨水之多,于我,这辈子仅见。因着忽而倾盆大雨忽而细密小雨的黄梅天,心潮湿着甚而发霉起来。忽然有一天,槜李上市了,竟如阳光透进来般,潮嗒嗒的心顿时爽利进而欢愉起来。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好几位槜李种植大户。每年六月底七月
庚子年江南的这个夏天,雨水之多,于我,这辈子仅见。因着忽而倾盆大雨忽而细密小雨的黄梅天,心潮湿着甚而发霉起来。忽然有一天,槜李上市了,竟如阳光透进来般,潮嗒嗒的心顿时爽利进而欢愉起来。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好几位槜李种植大户。每年六月底七月初,这款有江南活化石之称的名果,开始上市。在我看来,这些槜李的品种各不相同,大小色泽和包装也各有异趣,但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种的槜李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真种。 到底真种不真种,少不了要厘一厘源头。槜李,还真是一种颇有说头的江南名果。 ![]() 刚采的槜李 一 先有地名槜李还是先有水果槜李,原先是有争议的,这令我印象至深,以致后来看到说自宋元以后的文献都支持“地以果名”的说法,我在很长时间里依然觉得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的问题,不好下定论。 孔子在《春秋》中有记载:“五月,於越败吴于槜李。”这是迄今对地名槜李的最早文字记载。 南宋张尧同的《嘉禾百咏·净相佳李》,则被认为是“地以果名”论的最早文字记载,诗云: 地重因名果,如分沆瀣浆。 伤心吴越战,未敢尽情尝。 伤心吴越战,讲的是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那场发生在吴越两国间的槜李之战。 这场战争的传奇之处在于,勾践以少胜多击败了当时强大的吴国,并让吴王阖闾受伤以致死于离槜李七里远一个叫“陉”的地方。当时吴国的将和相分别是孙武和伍子胥。越王允常刚病逝,继位的儿子勾践年仅24岁。有着先破楚再征越最后进军中原野心的阖闾,认为这是天赐灭越的良机。只是,他没料到的是,勾践有着与他年龄并不相符的谋略。勾践召集三百死囚,组成敢死队,许以荣誉,在两军对峙时,让他们列成三队,一排排上阵,边喊口号边在吴军面前齐齐挥剑割下自己的头颅。吴军哪见过如此阵势,顿时军心大乱,越军趁机发动攻势,吴军大败。 阖闾临终,叮嘱儿子夫差,别忘记越国的杀父之仇。 此后,在槜李,这块吴越交界之地,又发生了数次激战。数年后,夫差复仇成功,越王勾践为奴。再后来有了勾践的卧薪尝胆,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孤立看,似乎每个故事都很励志。综合看,不得不承认,春秋无义战。2003年,旅澳画家沈嘉蔚回嘉兴,应邀为故乡绘制了大型历史画《槜李之战》,在不久前出版的书中他忆及此画创作过程时,就秉持这样的观点,吴越争霸,吃苦的是老百姓,同时破坏了文明的发展,因此画作的主题便是反战。 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吴根越角的槜李之地发生过多少血腥战事已不可考,历代嘉兴文士喜欢槜李这个地名则是不争事实。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就写到了醉李(槜李):“这嘉兴是古越名城,所产李子甜香有如美酒,因此春秋时这地方称为醉李(注:2013年广州出版社版本为槜李)。当年越王勾践曾在此大破吴王阖闾,正是吴越间的来往必经之地。” 被乾隆称为“槜李文人数子京”的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字子京),曾经故宫的近一半书画珍品都是他天籁阁的藏品。这个盖章狂人喜欢在所有收藏书画作品上狂盖各色印章,其中就有一方“槜李”章。直至今天,还有人自称槜李某某,会请人刻一方槜李章。 而凝聚嘉兴历史上数代文史大咖心血的一部殿堂级地方文献,也冠名《槜李文系》,真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槜李文系》是西汉严忌起至宣统三年嘉兴府七县历代文献总集,收录2354位作者的4041篇文章著作。抗战爆发后这部巨著一度失踪,1948年,重出江湖。海盐人颜文凯出重金买下捐赠给合众图书馆。后来,《槜李文系》随合众图书馆一起并入上海图书馆。2005年,嘉兴市政府花28万元从上海图书馆引进了《槜李文系》。阔别嘉兴逾一个甲子的《槜李文系》重回故乡,在当年成为轰动性的文化事件。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