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青槜李上鲜明的西施爪痕 围绕着槜李古城位置之争,哪里产的槜李是真种,争论不断。自宋始很多文献都指向嘉兴新丰净相寺。但桐乡文人朱梦仙(18971940)在《槜李谱》中认为,槜李始发原于吾乡,本非净相独有。这本
![]() 青青槜李上鲜明的西施爪痕 围绕着槜李古城位置之争,哪里产的槜李是真种,争论不断。自宋始很多文献都指向嘉兴新丰净相寺。但桐乡文人朱梦仙(1897—1940)在《槜李谱》中认为,“槜李始发原于吾乡,本非净相独有”。这本成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六月的《槜李谱》,在上海出版发行,由书法家于右任题写书名,文史掌故学家郑逸梅作序,因此朱梦仙之说影响甚广。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槜李数量很少。明清时,净相寺的槜李总数不超过五六十株。因不堪官府索贡,寺内的槜李树被僧人们一夜之间几近砍尽。桐乡屠甸百桃乡(现属梧桐街道)一带和嘉兴新篁栖柽李家,成为槜李新产地。朱梦仙在《槜李谱》中对槜李的种植难度有记载:“以十年计之,繁生者只有二年,普通约居四年,最少者约三年,全无者约一年。繁生之后,每至二三年荒歉,此系管理失当,养成隔年结果之病耳。” 因历经战争,产量更是稀少。唯其少,愈显珍贵。其吃法,也颇有讲究。沿袭下来的标准吃法是这样的:取完熟的槜李在掌心搓揉数下,然后在果皮上破一个小孔,慢慢吮吸,浆液沽沽入口,满口甘洌清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酒香,让人想起槜李的别名醉李。待吸完汁,整枚槜李只剩下一张皮和核。如果吃的时候足够文雅,皮张完整,此时通过这个破皮小孔轻吹一口气,还可还原成一枚完整的槜李。 槜李这么稀珍,故历来受宝爱。 明末清初,嘉兴文人谭贞默曾专程给常熟红豆山庄的钱谦益送去一笼槜李,被钱谦益的如夫人柳如是一眼认出是“徐园李”(注:徐园产的槜李,不及净相寺槜李,另一说,徐园产非槜李)。钱谦益当即赋诗两首:《禾髯遣饷醉李,内人开函知为徐园李也。戏答二绝句》,其一:醉李根如仙李深,青房玉叶漫追寻。语儿亭畔芳菲种,西子曾将疗捧心。其二:不待倾筐写盎盆,开笼一颗识徐园。新诗错比来禽帖,赢得妆台一笑论。 到了清末,每斤槜李一饼番银还不一定买得到。 嘉兴文人朱樵写过一个很噱头的槜李故事:“傅其伦(注:篆刻家)送八只槜李到上海书画名家王个簃家里,王个簃当场挑了一只最熟的吃掉,然后说明天再通知他们(也是书画名家)一起来品尝,每人一只。王个簃说,很早以前青山农(篆刻家黄葆戉)送了点槜李给吴昌硕,吴昌硕只给他吃一枚。后来,傅其伦做了更过头的效仿,用一个光绪年的青花盖碗,里面放一小片芭蕉叶,再放一枚槜李,送来让我品尝。” 前几天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寄去槜李,她马上分送给编辑部同仁,说差不多每人一枚,并发来温暖的感谢信息,令我愧疚不安。想到上述故事,聊以自慰,也算歪打正着了哈。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