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洛阳僧千里会西屏

2022-03-24 13:55 作者:陈宰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清乾隆初年,杭州西湖边有一家茶社,内设棋局,聘请当时有围棋国手称号的海宁范西屏任教师,在棋局内设馆授徒,培养了一批棋手。 范西屏与弟子对弈,一般都让三子、四子,只有一个弟子进步最快,只让他二子,大家都公认这个弟子是范西屏的高足。一天,弟子们

  清乾隆初年,杭州西湖边有一家茶社,内设棋局,聘请当时有“围棋国手”称号的海宁范西屏任教师,在棋局内设馆授徒,培养了一批棋手。

  范西屏与弟子对弈,一般都让三子、四子,只有一个弟子进步最快,只让他二子,大家都公认这个弟子是范西屏的高足。一天,弟子们正对弈时,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位僧人,问:“范西屏先生在不在?”众人回说:“范先生有事外出已很久没有来了,师父,你找他有事吗?”僧人说:“我想找他下棋。”

  众弟子对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觉得此人其貌不扬,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说:“范先生一时不会回来,这里有他的得意门生,不妨和他先下一盘如何?”僧人点头称“好”。于是,范西屏的高足就同这位僧人坐下来对弈。他让僧人执白子,僧人也不推辞。下了几十个子以后,这位弟子很吃惊,原来,这位僧人是个棋坛高手。约摸两个时辰以后,那个弟子眼看要输了,便急中生智,偷偷把自己舌尖咬破,干咳一声,吐出了一点血,便说:“学生今天身体不适,这一局明天再继续行么?”僧人怜惜地说:“行,先生不要勉强,快去休息。”

  这位弟子出了茶社,立即动身到海宁去找先生,一路匆匆,到达郭店镇范西屏先生家时已经深夜二更了。西屏一见就问:“你是不是跟一位棋僧下棋了?”弟子惊愕地回说:“先生,你怎么知道?”西屏说:“这位棋僧先前曾来过吾家,吾告诉他,吾是范西屏的弟弟,不会下棋,他就走了。他从洛阳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个围棋高手,你怎么能莽撞地同他对弈?”

  弟子把白天的一局棋复盘,请先生指点。西屏细看后说:“黑子确实要输,不过尚可救。收官时,你先在这里下子,然后,在这里同他打劫,这样你就能胜他半个子。”弟子听罢顿然大悟,于是,便连夜赶回杭州。

  第二天,他一进茶社,那个棋僧早已等候在那里。两人客套几句,就重新把棋局布好,继续将昨天那盘棋对弈下去。收官时,弟子下了一个子,与僧人打劫,僧人看到弟子有此妙着,立即起身作揖说:“不必再下了,贫僧已经输了半个子。我从洛阳不远千里来到杭州,未能向范先生请教,今天能够领教范先生的高足半子棋,贫僧已无憾矣。”说毕,笑了笑就告辞走了。

  就在同一天,海宁另一位棋圣施定庵来访范西屏。西屏就拉住他到棋桌前,将弟子摆的棋局给施定庵看,定庵说:“黑棋输了。”西屏问:“你看还有救吗?”定庵仔细看过后又沉思了片刻,说:“只有一个办法,但亦只能胜半个子。”他的想法与西屏不谋而合,完全一致。

  范西屏(1709-1769)奇妙高远的棋法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他“不循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与各地棋手较量,战无不胜,名扬全国,被棋坛推崇为“棋圣”。有人评价他:“范之于弈,布局投子,初似草草,绝不经意,及一着落枰中,瓦砾虫沙尽变为风云雷电,而全局遂获大胜。”袁枚曾为其作墓志铭,说:“西屏之于弈,可谓圣矣。” 

  施定庵(1710-1770)的棋,算路精密细腻,风格稳重老练,对局时冥思苦想,老谋深算,意在子先,抓住时机,反败为胜,他反对随手落子,自题诗云:“弗思而应诚多败,信手频挥更鲜谋。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

  《中国围棋》说:“当时中国的弈坛,就为同是浙江海宁人的两位棋圣(范西屏、施定庵)称雄了四十多年。”“海内翕然称之,无异辞也。”

  乾隆四年(1739),施定庵与范西屏两人应平湖县书香世家张永年之聘,对弈于当湖(平湖别称),前后共十局,下得气势磅礴,杀法精紧,最后胜负相当,这即我国围棋史上著名的“当湖十局”,代表了清代棋艺的最高水平。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