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金庸在湘西(中)

2022-05-13 09:50 作者:查玉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再来说说抗战时期的金庸,他起先就读于嘉兴中学。至1937年11月,嘉兴沦陷,金庸随学校迁往丽水碧湖。至1942年5月,在衢州静岩的衢州中学高中毕业。其时衢州刚沦陷,为不做亡国奴,金庸与几位同学商议,决定去大后方报考大学。在接下来结伴西行途中,由于交通

  再来说说抗战时期的金庸,他起先就读于嘉兴中学。至1937年11月,嘉兴沦陷,金庸随学校迁往丽水碧湖。至1942年5月,在衢州静岩的衢州中学高中毕业。其时衢州刚沦陷,为不做亡国奴,金庸与几位同学商议,决定去大后方报考大学。在接下来结伴西行途中,由于交通阻滞,加之盘缠告罄,几位同学只得分手,各自寻找生路。此时,金庸恰得了病,他只得在江西的南城休养了两个多月,以至延误了当年高考的时间。

  病愈后,金庸独自一人到湘西,拟寻求一位岳阳籍王姓同学的帮助。金庸早先曾听这位王姓同学说起过,他的哥哥叫王侃,那几年在泸溪县浦市的乡下开办了一个农场——浦市私营湖光农场,这个农场主要是种植油桐树,其中还辟出了十亩地建了一个苗圃,专门培育油桐树苗。农场的经营还比较得法,总体运营还算不错。就在这年的年底,几乎身无分文的金庸拖着极度疲惫的身子,来到了浦市的乡下,一个叫麻溪口村附近的湖光农场,找到了王姓同学的哥哥,并在他这个农场里谋了个农场主任的职位,主要协助同学的哥哥王侃抓管理工作。至此,在饥寒交迫中闯荡了半年多的金庸总算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在此他度过了自己最穷困潦倒的一段时光。

  到了1943年的夏天,即在湖光农场待了半年时间后,为了参加当年的高考,金庸告别了王侃,离开浦市赶往重庆。

  去重庆待了两年后,到了1945年,一心想当外交官的金庸因拒服兵役被中央政治学校除名。离校后,他在重庆的中央图书馆(其表兄蒋复璁任图书馆馆长)找了份工作,担任图书馆的管理员。此时,浦市湖光农场的王侃,正好因业务需要出差也到了重庆。这个王侃对金庸当年在农场的工作很满意,他非常赏识金庸的管理才能。这次到重庆,当他得知金庸的现状后,即去找了金庸,他十分真诚地邀请金庸再去浦市协助他管理农场。当时,王侃还非常痛快地提出,只要等农场培育的树苗栽到了开垦的山坡地上,就送金庸出国留学。此时的金庸,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见王侃有如此真诚的态度以及所作出的出国留学这种极具诱惑力的承诺,再加上自己两年前曾在农场工作过的经验,金庸动心了。于是他几乎不提什么报酬、待遇之类的条件,只求有个陪伴,提出要带上当时在中央大学哲学系读书的同学余兆文同行,并让余兆文也能享受与自己同样的待遇,故当时与王侃几乎是一拍即合,很顺利地谈成了此事。

  金庸很快办妥了图书馆的离职手续,余兆文随后也办好了休学手续。于是,两人轻装简束,启程赶到了浦市。

  金庸与余兆文到了农场后,仍旧是参与农场一些管理工作。可能是因为农场单纯刻板的工作太缺少技术含量了,平淡单调的农场生活也不可能会惊喜迭出,所以即使到后来,金庸也没有跟他人具体地讲起过农场的工作、生活情况。倒是余兆文在后来说起,当时的农场主对他和金庸还是很放手的,他与金庸的工作也不是十分繁重劳累,他记得金庸在工作之余就是看书,他仍旧像在学校读书时一样,手不释卷,孜孜不倦。余兆文还听金庸讲起,1942年那次,他一个人待在农场,在这半年多时间里,曾试着将《诗经》翻译成英文。而这次余兆文看到的是,金庸在翻译《牛津袖珍字典》。虽然这两本书最终都没有完稿,但整个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这对于金庸在今后的学习、写作还是颇有裨益的。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