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古代嘉兴工匠散记(2)

2022-10-08 15:27 作者:邱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朱碧山所制银槎杯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叁 元人与宋人一样注重商业贸易,所以元代的航海贸易与手工业制造都有较快的发展。在嘉兴众多工匠中,魏塘的朱碧山和西塘的张成、杨茂堪称佼佼者,都是享誉中外的工艺大师。 朱


朱碧山所制银槎杯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叁
  
  元人与宋人一样注重商业贸易,所以元代的航海贸易与手工业制造都有较快的发展。在嘉兴众多工匠中,魏塘的朱碧山和西塘的张成、杨茂堪称佼佼者,都是享誉中外的工艺大师。

  朱碧山,字华玉,嘉兴魏塘人,生活于元天历至至正年间(1328—1368),善制银器,所铸虾杯、蟹杯、人物杯等酒器具(银槎)极臻精妙,时人后世均已极为珍重,交相赞誉。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十有记:“浙西银工之精于手艺表表有声者,屈指不多数也。朱碧山(嘉兴魏塘)、谢君余(平江)、谢君和(平江)、唐俊卿(松江)。”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载:“昔在京师,从宋荔裳(琬)所见元朱碧山所制银槎,乃太乙仙人,一时多为赋诗,以为张骞事,非是。《妮古录》云:‘曾见所作昭君像,琵琶乘骑,眉发衣领,花绣鬃鬣,种种精细。马腹上豆许一穴,其中嵌空,琵琶上刻碧山二字。’”《妮古录》是明代华亭人陈继儒的笔记,如依其所记,朱碧山的银槎杯除了我们看见的仙人造型,还有仕女造型,可惜未能流传下来。

  朱碧山的银槎兼具中国传统绘画与雕塑特点,是用白银铸形后再进行雕刻,头、手、云履等分别铸形,再接焊而成,接焊处浑然无迹,代表了元代铸银工艺最高的技术高度与艺术水平。

  嘉兴西塘的杨茂与同里的张成同为元代著名漆工,擅长剔红雕漆。雕漆是指在器物胎骨上髹涂一定厚度的漆,然后在漆的厚层上用刀雕刻图案花纹的技法,剔红是指髹涂的漆为红色。一件雕漆作品,需要经过画图、制漆、髹漆、雕刻和打磨等百余道工序手工完成,极需耐心细心恒心,都依赖时间的沉淀,所以雕漆也被称为时间的艺术。

  张成、杨茂风格颇为相似,构图协调严谨,刀法有力圆润,线条饱满自然,具有明显的浮雕效果。《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杨茂善戗金戗银法,凡器用诸物,先用黑漆为底,以针刻山水、树石、花竹、翎毛、亭台、人物……完整毕肖。他们流传于世的漆器已成为国宝,为众多博物馆所收藏。

  张成、杨茂的剔红雕漆,在继承唐宋雕漆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代表了元代雕漆的最高水平,明代黄成在《髹饰录》里说“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就是对他们技艺的高度评价。当时,以张杨二人及同期同里的彭均宝为代表形成了“嘉兴派”,为嘉兴在元代成为雕漆制作中心奠定了基础。

  张成的儿子张德刚、杨茂的后人杨明继承了他们先辈的衣钵,成为著名的漆工艺人。永乐年间(1403—1424),张德刚应明成祖之召入京,获授营缮所副职,为皇宫制造漆器。

  张成、杨茂的影响力还远及海外。他们的技艺传入日本后,被称为“堆朱”,意为剔红器系朱漆叠堆后雕成。又取杨之姓张之名,以“堆朱杨成”称呼剔红匠人,沿用至今,成为剔红匠人的专用姓氏。清末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载:“江户有杨成者,以善雕漆隶于官。据称,其家法得自元之张成、杨茂。”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