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王店镇有一家专卖浆粽的袁记浆粽店。什么是浆粽?就是豆浆配粽子的意思。店主姓袁,名秋林。 袁秋林是从江苏无锡迁至嘉兴王店镇的,他在镇东买下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专做浆粽生意,当年生意特别红火,每天能卖掉上百只粽子和上百碗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王店镇有一家专卖浆粽的袁记浆粽店。什么是浆粽?就是豆浆配粽子的意思。店主姓袁,名秋林。 袁秋林是从江苏无锡迁至嘉兴王店镇的,他在镇东买下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专做浆粽生意,当年生意特别红火,每天能卖掉上百只粽子和上百碗豆浆。 袁家的粽子很有特色,有大肉粽、重油夹沙粽,咸甜搭配供食客选择。豆浆是清晨现磨现煮的,浆汁厚。咸浆放有紫菜、虾皮,切细的爆鱼及榨菜粒,还有上好的鲜汁酱油。甜浆则较为单纯,只放白糖。那时肉粽和甜粽都是一角钱一只,豆浆只要五分钱一碗。 那时除了镇东的居民食客喜欢光顾袁记浆粽店外,还有来自余新、横港、凤桥等周边的食客。他们早早赶路来王店办事,路经袁记浆粽店,都要喝上一碗浓郁的豆浆,吃上一只鲜美的粽子。 每天早晨五时开始,袁记浆粽店就开始热闹起来,食客们络绎不绝地到来。店内设有五张方桌,常常座无虚席。一般到上午十时许,浆粽便卖空了。 下午两三点钟,袁秋林和老伴便又开始忙着包粽子。他们的大肉粽肥瘦相当,每只足有四两重,这是店里的招牌。袁秋林煮出来的重油夹沙粽则功力不凡,首先要将煮烂的赤豆在筛子中用勺子努力碾压,去其豆壳,然后加上适量的白糖。每只夹沙粽内都要放入一块预先用白糖腌制过的猪板油,所以食用起来满口流油香甜可口。 店里的粽子都是晚上烧煮的,焖一晚上,次日早晨再重新烧热后出售。此时的粽子粽香四溢,加上一碗质地淳厚的豆浆,真是其乐无穷也。 后来因袁秋林转行,袁记浆粽店卖给了别人,镇上的居民和附近的食客再也吃不到袁秋林做的美味浆粽了,着实可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