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辑佚得传世 赵万里任善本考订组组长期间,主持对《永乐大典》的辑录工作。尽管《永乐大典》只剩下沧海一粟,但依然能从细节里窥见这本大典的全貌,影响着人们对文学、哲学、自然地理等学科的研究。 对后人而言,《
![]() 辑佚得传世 赵万里任善本考订组组长期间,主持对《永乐大典》的辑录工作。尽管《永乐大典》只剩下沧海一粟,但依然能从细节里窥见这本大典的全貌,影响着人们对文学、哲学、自然地理等学科的研究。 对后人而言,《永乐大典》最大的功能就是辑佚,让典籍借此得以传世。大典是辑佚书的宝库,保存了明朝以前大量亡佚的重要文献。在清乾隆年间,当时共辑出“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有不少书都被编入了《四库全书》。北宋薛居正主编的《旧五代史》,也是从《永乐大典》辑出的。可以说,没有《永乐大典》,就没有“二十四史”。赵万里1929年所著的《永乐大典内辑出之佚书目》中记载,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达530种。 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赵万里研究《永乐大典》,在他的倡导下,开始编制《永乐大典》引用书卡片索引,发现《四库全书》中的若干种《永乐大典》辑本与现存《永乐大典》原本文字有出入。他主持《永乐大典》辑佚工作,辑佚史部、子部、集部与方志等文献达208种。其中,从《永乐大典》“话”字韵中辑出的整部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成为大家爱看的历史故事。此外,他还辑录《陈了翁年谱》,并以多年功力,从各种载籍中搜求散佚,编纂成《校辑宋金元人词》《元一统志》《析律志》等。 赵万里还立志将境外之《永乐大典》进行抄录,以补馆藏不足。例如,《永乐大典》13991卷,记录的是原汁原味的宋元剧本,非常珍贵、至为难得,后漂泊至英国,收藏家叶恭绰发现后从英国回购,马上引起了赵万里的高度重视。赵万里与叶恭绰商量,主持抄录工作,对原本进行了精心的“景钞”,原比例复制。他所撰《记永乐大典内之戏曲》,成为最早撰文介绍这卷的学者。叶恭绰的慷慨和赵万里的重视,合力促成了《永乐大典》13991卷景钞本的诞生。景钞本又在1954年影印出版,供戏曲研究学者使用。现正本不知下落,景钞本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重要馆藏之一。赵万里主持对馆外《永乐大典》的访求、抄录副本工作20年,所得馆藏,绝大部分均难得一见,独具文献价值。 赵万里在保存整理古籍、王国维研究、敦煌学研究等多方面成就卓越,1980年逝世后,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评价:“斐云版本目录之学,既博且精,当代一人,当之无愧。”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