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茅盾1896年7月4日出生于乌镇观前街,不少介绍茅盾在乌镇求学的文章,各人各说,以讹传讹。
![]() 茅盾与胞弟沈泽民1919年在乌镇(王士杰翻拍) 一 茅盾1896年7月4日出生于乌镇观前街,不少介绍茅盾在乌镇求学的文章,各人各说,以讹传讹。 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之《学生时代》中说:“我七岁那年,进了家塾……可是不到一年,父亲病倒了……父亲就把我送到一个亲戚办的私塾中去继续念书……又过了半年多,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我就成为这个小学的第一班学生。” 从进家塾到上小学,茅盾虽然用了“不到一年”四字,其实时间跨度是从1903年秋冬至1904年春夏,1903年茅盾7岁,父亲沈永锡开始发病,就让茅盾去王彦臣的私塾读书,同学年龄都比茅盾大,只有王彦臣的女儿王会悟比茅盾小2岁。王家与沈家是亲戚,茅盾的曾祖母王氏是王彦臣的姑母,所以论辈分,王会悟是茅盾的表姑母。茅盾在《我的曾祖父、曾祖母》一章中也有说到:“曾祖母姓王,比曾祖父小四五岁。王家三代以‘训蒙’为业,家里设私塾,子女也在塾中读书。” 卢学溥所纂《乌青镇志》卷二十四“教育”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镇绅卢景昌就立志书院改设(立志小学)……始为国民初等男学。”镇志的记载与茅盾所说,在时间上有出入。但查镇志,壬寅(1902)秋,举行乡试,卢学溥、茅盾父亲沈永锡以及沈听蕉等五六人结伴去杭州应试。此时茅盾的父亲也还没发病。此次乡试,卢学溥与同镇的严槐林中举,第二年春天,卢学溥又去北京会试落第,才回乡当绅缙。卢小菊(字景昌),清同治癸酉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主讲立志书院(并任山长),其实早就有意将立志书院改设为立志小学,直到1904年,才将改名为立志小学的校长职务交给了孙子卢学溥。 卢学溥是茅盾的表叔,茅盾在《祖父及其弟妹》一章中说:“祖父的妹妹名恩敏,行三……已二十五岁了,还没婆家……本地老绅士卢小菊的儿子蓉裳要续弦,两家本是世交……三小姐(现在是姑奶奶了)比他丈夫小十多岁,前室有子已经娶亲,中了秀才,这就是卢学溥(鉴泉),是我的表叔。” 所以,茅盾进立志小学是在1904年,那一年,茅盾8岁。教茅盾国文兼修身和历史的是沈鸣谦,字听蕉,他也是茅盾父亲的好友,另一个是姓翁的外乡人,教算学。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