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茅盾乌镇求学考(4)

2023-12-04 10:58 作者:乐忆英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植材小学(章建明翻拍) 四 茅盾在乌青镇高等小学的两年时间里,教国文先后共有四人,除了王彦臣外,还有外镇人张济川,他是中西学堂的高才生,由校方保送到日本留学两年,回来后教《易经》,又兼教物理和化学。茅


  

植材小学(章建明翻拍)


  四

  茅盾在乌青镇高等小学的两年时间里,教国文先后共有四人,除了王彦臣外,还有外镇人张济川,他是中西学堂的高才生,由校方保送到日本留学两年,回来后教《易经》,又兼教物理和化学。茅盾在回忆录中只记载了王彦臣和张济川,“另外两个国文教师都是镇上的老秀才,一个教《左传》,一个教《孟子》。教《孟子》的姓周,他解释‘弃甲遗(曳)兵而走’一句,把‘兵’解释为兵丁,说战败的兵……我们觉得他讲错了,直闹到校长那里……”这位姓周的老秀才,据考证就是周渊如,我在《乌镇植材小学纪念册》上见到学生回忆这位周先生:“身材魁梧,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油光发亮,嘴上还有一撮胡髭……事实上周渊如先生热爱儿童,抱有真诚地想上好每一堂课的善良心愿,并不下于其他老师。”周老先生曾是徐家(校长徐承煦)的塾师,徐承煦、徐承焕、徐承煃等都是他的学生。周渊如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他的儿子周克昌学成后,亦任教于植材小学。

  还有一位国文老师,据徐家堤老师的《四溪拾贝》中载,应是张子芩,当年(1907年)的老秀才中,除了吴肖桐老夫子(光绪十六年石门县学岁贡生,卢学溥、沈听蕉、严独鹤诸人皆出其门下,此时已在家颐养天年),唯有周渊如和张子芩两位先生声望最高。

  光绪《桐乡县志》卷十一“选举志·上”载:“光绪八年(1882)岁贡,张应桂,字子芩。青镇人。”张子芩家在常丰街中段,隔壁是沈家厅,沈听蕉原配是徐承焕的胞妹,因未婚嫁而逝,沈听蕉迎梓归葬沈家祖茔,后娶新塍举人朱辛彝之妹。而张子芩四子张鹿荪又娶徐承焕、徐承煃的堂妹徐庆贞,为此,张、沈、徐三家往来甚密。

  茅盾在植材求学时的作文簿《文课》(二册),1984年在桐乡文化馆仓库中被发现,《文课》上老师的评语十分精彩,书法更绝。而张子芩教茅盾《左传》,评语应该就是他留下的。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