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秀城桥楹联之谜

2013-03-11 09:25 作者:吴齐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秀城桥西侧下联 嘉兴市秀州北路秀州桥的西侧有一座秀城桥,因跨秀水傍城郭而得名。 此桥是一座单孔半圆形石拱桥,跨径为十二点一米,桥长三十七点二米。据史料记载,该桥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后虽经多次重修,但至今仍坚固屹立,古朴风韵依存,其周


秀城桥西侧下联

  嘉兴市秀州北路秀州桥的西侧有一座秀城桥,因跨秀水傍城郭而得名。

  此桥是一座单孔半圆形石拱桥,跨径为十二点一米,桥长三十七点二米。据史料记载,该桥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后虽经多次重修,但至今仍坚固屹立,古朴风韵依存,其周边已建成了园林式环城绿化带,成为人们休闲游览的一处景观。一九八一年十月,被列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在秀城桥东西两侧拱券旁镌刻有阴文楷书楹联两副,西侧联为:“帝道遐昌,兴水利而济涉;皇□巩固,乐民便以成梁。”东侧联上联因石质风化剥落,无法辨认;下联为:“凭眺一濠,是号秀城之胜概”。西侧下联中“皇□巩固”第二字由于石质风化剥落无字迹可认,只残留一个凹陷的方块,这一空缺常常引起游人和业内人士的猜测、遐想或研究。多少年来,一直成为一个不解之谜。《古桥风韵》一书中曾将空缺补入“路”字,以完善此联。

  古石拱桥的拱券两旁通常都镌刻有楹联,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与古桥建筑密切相关,甚至就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古桥上镌刻的楹联又称桥联,是楹联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桥联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内容大多反映桥梁历史、地理环境、建桥功绩、名人典故、民俗风情、吉祥祈愿等方面,是融文学、书法、雕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为古桥增加了诱人的风采。

  近来偶得机遇,笔者对此有所发现。桐乡市凤鸣街道有座福严寺,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唐乾符三年(876年)敕额“千乘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易今名,是江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当年曾与杭州灵隐寺齐名。寺院原占地五十四亩,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殿宇鳞次栉比,丹碧辉映,环境清幽,人文鼎盛,而且寺藏传世珍宝。据载,寺内有七宝,首推“石补钟”。石补钟是一座罕见的巨型铜钟,高二点一米,直径一点四米,钟壁口处厚八厘米,重约四吨。石补钟系清康熙四年(1665年)冬铸造,设计精巧,造型古朴庄重。双龙钟钮、钟顶上的纹饰和钟腰上的三尊佛像,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虽然福严寺多灾多难,宋代以后几经兴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更是破坏惨重,几成废墟。幸运的是石补钟得以保存下来,从废品收购站到藏于桐乡市博物馆,直至现在完璧归赵回归寺内,颇为传奇。

  钟身外壁分上下两个区,通篇用阳文楷书铸刻了福严寺的历史沿革和《金刚经》、《大悲咒》、《心经》等佛经的经文,以及江南数省募铸人士的姓名和大钟募铸年代,洋洋洒洒七千余字,排列有序,字体匀称,字迹清秀遒劲。钟身腰间还铸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四句铭文,非常醒目,寓意深邃。

  异常奇妙的是,秀城桥的西侧楹联与石补钟钟身腰间上的铭文“皇图巩固”和“帝道遐昌”相吻合,真可谓机缘巧合。据此,楹联上“皇□巩固”中第二字的空缺可以认定为“图”字,石补钟的铭文提供了确凿的佐证,应当是合理的,这样下联便可完善为“皇图巩固,乐民便以成梁”。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