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名人或大户命名的弄 杨家弄:位于城隍庙西,清代又称假山头,清代绘《语溪八景》的著名画家杨增筑庐于此,因而得名。 陆家弄:在北桥南运河边。旧时属春风坊,清末称为六家弄,后六逐渐传为陆字。 蒋家弄:今崇德
以名人或大户命名的弄 杨家弄:位于城隍庙西,清代又称“假山头”,清代绘《语溪八景》的著名画家杨增筑庐于此,因而得名。 陆家弄:在北桥南运河边。旧时属春风坊,清末称为“六家弄”,后“六”逐渐传为“陆”字。 蒋家弄:今崇德初中前直通北桥,民国期间曾有蔡氏祖宅祠堂。 李家弄:位于健康路东侧,此地为民国时期著名商人李茂丰老宅。1971年拓宽运河古道时形成巷弄。 祠堂弄:宋代时称赵家巷(崇福寺西),北宋状元沈晦曾居于此。明嘉靖丙辰在此建忠勋祠(俗称赵公祠),纪念南宋赵汝愚,故改名祠堂弄。清代属太平五桂坊。 以民间传说命名的弄 立总管弄:长52米,宽仅1.2米,为崇福最窄的弄堂,北至西横街,南至宫前河(宫前路)。民国时期立总管弄口还建有总管菩萨塑像的阁台,阁台两旁的墙上绘有判官、小鬼的画像。相传乾隆年间,邑人陈万青、陈万全两弟兄家境贫寒,童年曾寄住在南门会馆,每日要经过总管弄到西寺去读书。传说陈万青是文曲星下凡,他经过总管弄时,总管菩萨总要起立致敬。有一次,被弟弟陈万全看见,随口说了声“总管菩萨立起来了”。从此,总管菩萨再也坐不下来了,这条弄就被称为立总管弄,一直相沿至今。 以名坊命名的弄 五桂坊弄:清代属太平五桂坊。元至元《嘉禾志》:“以莫氏五子登第建。又有蔡氏兄弟居是坊,故又立桂华里以荣之。”莫氏五子登第是指南宋居住于此的莫琮家五子登科。莫琮,字叔方,原籍仁和(今杭州),为北宋太学生。南宋建炎初,因避战乱,迁崇德县崇福寺西定居,居所名椿桂堂。莫琮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俱中进士。崇德县令朱軧奉旨在莫家住地建了表彰其功绩的“五桂坊”牌坊,毗邻的这条弄堂便被称为五桂坊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