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家门村,位于崇福镇店街塘村店街塘港五圣堂桥东。该村有座报恩桥,桥旁的马路边,立有一尊大理石石碑。碑的正面刻有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朱家门遗址字样,落款为桐乡市人民政府,立碑时间2010年9月。碑的背面,则是较为详细的遗址区域图。朱家门遗址,属于桐
朱家门村,位于崇福镇店街塘村店街塘港五圣堂桥东。该村有座报恩桥,桥旁的马路边,立有一尊大理石石碑。碑的正面刻有“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朱家门遗址”字样,落款为桐乡市人民政府,立碑时间2010年9月。碑的背面,则是较为详细的遗址区域图。朱家门遗址,属于桐乡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文件中,描述其为“崇福镇店街塘村朱家门组后新石器时代古遗址”。
朱家门是个普通的自然村,从其地理地貌看,她还是与其他村略有不同。仅数户人家的这个小村落,村前是东西贯通、水流不息的店街塘港,村西是报恩桥,村东也有一座小桥,一条小河把村子环绕起来,村域面积大约为三四十亩。如今,虽然报恩桥底的河道已被填平改成马路,那条环村小河至村后就断流了,但轮廓依旧。
朱家门遗址被发现,是在1963年。当年,村民为灌溉方便,拓宽村东的小河,挖泥时发现村东北的河边有很多大石头,并挖出一些打磨过的石器。文保单位研究经考证得出结论:朱家门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后来,朱家门区域土地平整时,村民也挖出了一些石器。
专家分析,这些石器都证明,6000多年前,朱家门已出现了最早的原始聚落。先民们使用磨制石器,开辟农田,种植水稻,并烧制陶器,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渔猎的经济生活。江南水乡,草木丰茂,气候温暖湿润,先民大多在高爽的岗地上营建房舍,用来盖房的主要是竹、木、草和泥巴。挡风避雨的家有了,先民们遂在此定居下来。 朱家门遗址和其南面的新地里遗址相距仅四公里,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新地里遗址,是我市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遗址,位于崇福镇湾里村新地里四组。2001年3月,新地里遗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2002年1月,经过9个多月的发掘,初步完成土地平整范围内的考古工作,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另外还发掘出灰坑、灰沟、井、祭祀坑、红烧土营建遗迹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类良渚文化器物1800余件(组)。该遗址是良渚文化中墓葬数量最多的一处,为揭示良渚文化中晚期的社会形态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通过朱家门遗址和新地里遗址,我们可以遥想先人在这里耕种的场景。民国时期,朱家门是远近闻名的油车坊。人们把收获的油菜子运到这里榨油。油车坊里,有炒菜籽的大锅,还有很大的石臼、碾菜子的大石磨。新中国成立后,油车坊归集体所有,再后来就基本荒废了。我曾去朱家门察看寻访,有次碰巧遇到原油车坊主家的孙媳妇。她说起,油车坊的大石臼放在河边,后来被人拉走了;磨碾的上半部分也被人运走,只有底座还在。随着岁月侵蚀,磨碾底座已和地面持平,如今成了鸡鸭休憩的乐园。 时光流转,地理面貌不断变换,唯有人文历史沉淀下来,一路唱响古老的歌谣。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