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基路居仁里257号(1997年) 走过嘉兴北丽桥,往西拐弯,便到中基路此地可谓小桥流水,风情万种。现在,这里已更名为月河历史街区,它以平行的三河为基本格局,外月河、里月河、京杭大运河三河平行,其空间布局极具旅游观光特色,很久以来都是嘉兴城北商贾
![]() 中基路居仁里257号(1997年) 走过嘉兴北丽桥,往西拐弯,便到中基路——此地可谓小桥流水,风情万种。现在,这里已更名为月河历史街区,它以平行的三河为基本格局,外月河、里月河、京杭大运河三河平行,其空间布局极具旅游观光特色,很久以来都是嘉兴城北商贾云集的兴旺之地。隔岸望来,一条历尽沧桑的京杭大运河从它身边流过,沿河而筑的房屋鳞次栉比,石条砌成的水码头一个挨着一个,构成了一幅家家傍水、户户近船的耐人寻味的风情画卷。 从前,老中基路长870米,宽4米,20世纪初的路面是石条铺成的,后修为沥青路面。旧时东段称中街,西段名殿基湾。中街曾是嘉兴城北较为繁华的商业街,有大小商铺百余家,集市贸易更是兴旺。街南边临河的小猪廊下,原来是江浙一带闻名的苗猪市场集散地,每年成交量可达十多万头。原殿基湾为居民住宅区,相传古代水西寺曾设于此地,因留下了寺屋殿基,故地名殿基湾,1934年两路合并称中基路。从中基路向西行走,可直通环城北路,是市郊农民进城的主要通道,1966年9月,地名部门为赶上“农业学大寨”的形势,将它换名大寨路。1981年又恢复中基路的名称。 历史的变迁,有时会对一个地方的前景作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安排。记得2000年11月26日那天,嘉兴日报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一位家住中基路的市民,要求把即将要拆除的中基路十八间(居仁里)拍摄下来。市民对这块热土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沉的爱。我被感动了,我也毫不犹豫地背起照相机于次日走进了中基路。我把镜头对准了居仁里,对准了蒲鞋弄,对准了嘉兴人印象最深的中基路。今后,在人们重温旧梦的时候,可从这些照片上唤起记忆,看见过去。其实,从1997年起,我就抱着时光逝去、旧貌也许不再的心情,已有三次拍摄了中基路。在这条古老的长街里,我静心寻觅值得在镜头中留住的地方…… 当年,这里民房稠密,有名望的茶馆、酒楼、当铺、洋货店、农具制造店随处可见,店铺的生意相当红火。嘉兴著名的高公升酱园、龚氏米行、小猪廊下猪行等老字号商店都曾坐落在这条里巷街弄。农产品、水产品等摊位在门墙相狭、宽不让人的路边左右相靠,并连成“葡萄串”的市场形态。看小楼夹道,简朴无华;观高宅深院,古风依然。自古以来,中基路上纯真的民俗民情使都市人得以熨平心中的浮躁,让外来客能够触摸到嘉兴人平和的心境。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