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御制陶模墓碑重现天日

2024-03-20 09:28 作者:王金生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秀洲区王江泾镇新桥村一带流传着一个传说:顾店桥东堍北侧一户钱姓农家的猪圈下埋着一块大青石制作的墓碑,上有皇帝制曰等字眼,墓碑的主人叫陶模。 陶模,字方之,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嘉兴府秀水县闻川(今秀洲区王江泾镇)人氏,是王江泾陶家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秀洲区王江泾镇新桥村一带流传着一个传说:顾店桥东堍北侧一户钱姓农家的猪圈下埋着一块大青石制作的墓碑,上有“皇帝制曰”等字眼,墓碑的主人叫陶模。

  陶模,字方之,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嘉兴府秀水县闻川(今秀洲区王江泾镇)人氏,是“王江泾陶家”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说起“王江泾陶家”或“秀水陶家”,其来历还真不简单。

  南宋初,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后裔、十六将仕郎陶观扈跸南渡,于秀州(今嘉兴市)北郊之金桥(今属王江泾镇双桥村)屯兵安营扎寨,严防金兵进一步南侵。南宋末,陶观五世孙、世袭将仕郎的陶造图散万贯家财,于金桥募义兵三千余抗金,身先士卒,髯发尽毁。国破家亡兵溃后,陶造图隐居王江泾市集之上,后至临安(今杭州)洛山并终老于此。元末明初,其孙惟一、惟义从杭州返居故乡,自此开枝繁叶、显赫远近,终成“王江泾陶家”,又称“秀水陶家”。

  陶模是陶渊明的后裔、陶观的二十五世孙、陶造图的二十世孙。然而,令陶模名震中外、享誉寰宇的,并不是赫然的背景,而是他一生的孜孜努力。

  令陶模名震中外、享誉寰宇的,并不是他显赫的背景,而是他一生的孜孜努力。

  清道光十五年(1835),陶模出生在王江泾镇市河之南的一座茅草屋内。那时,作为仕宦之家、书香之家的陶家已没落,贫苦的家境催熟了年幼的陶模。他一边在吴江黎里人陈寿熊主馆的陶家私塾“后繁响阁”读书,一边操劳着家务,经常起早贪黑地把母亲纺织的丝绸拿去市集上变卖,以维持生活,并养成了好学、勤俭的优秀品德。

  咸丰六年(1856),陶模成了一名县学生,他的苦读精神受到了老师的器重与同窗的敬仰。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嘉兴。为躲避战乱,陶模与家人迁居盛泽,并在那里成了亲。在避居盛泽的那些日子里,他一边苦读诗书经文,一边办学馆。每日清晨,他先做好担水、劈柴、洗尿布等家务,然后去私塾课徒,等稍有空闲,便去军中打杂。

  同治四年(1865),太平军被清政府镇压,陶模与家人重回王江泾镇上,并在亲朋好友及邻居的帮助下,将草屋修葺一新。不久,县学得到恢复,陶模考取了邑廪生。同治六年(1867),他顺利地通过了乡试;下一年又荣登甲榜,成了翰林院的一名庶吉士。

  同治十年(1871),陶模顾不得路远偏僻,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只身赶赴六千余里到甘肃文县任职,自此开启了他一生清廉勤政的佳话。对此,清末民初学者唐佩金在《闻川志稿》里有详细记载。

  不知什么原因,就在当年护送陶模灵柩返回故里安葬的时候,官船在顾店桥附近搁浅了。万般无奈之下,当地官府便与陶家人在此择地建墓,安葬一代英灵,并竖起一块块碑文。其墓志铭是由仁和(今杭州)人陈豪撰写。

  墓葬群和墓地后来全部被毁。之后,大大小小的墓碑石也陆续失去踪影,只有刻有墓志铭的那块金山石墓碑被嘉兴博物馆收藏了。而那块由大青石雕刻的御制墓碑,据说被埋到了钱姓农家的猪圈下。

  幸运的是,传说中的大青石被完整地挖了出来,而且证实确是御制陶模墓碑。我也亲眼见到,墓碑高2.44米,宽1.02米,厚0.36米,重近3吨。整篇碑文横向15行,竖向36行,从尾句来看,共计515字。由于年代已久远,大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好在有杜宏春教授编撰的《陶模行述长编》可作参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