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闲适解读李日华(3)

2012-06-15 07:49 作者:黄辉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淡泊闲时赏鉴《清明上河图》 在李日华的吟诗作画题跋中,他多次提到自己是个闲人。他其实并不闲,只是恬于仕进,不愿混迹所谓的仕途。在他的身上,一直有着野饭鱼羹何处无,不将身作系官奴的境界。与同时代一些疏狂


  淡泊闲时 赏鉴《清明上河图》

  在李日华的吟诗作画题跋中,他多次提到自己是个“闲人”。他其实并不闲,只是恬于仕进,不愿混迹所谓的仕途。在他的身上,一直有着“野饭鱼羹何处无,不将身作系官奴”的境界。与同时代一些疏狂不羁的文人墨客相比,他的个性中更多一些平和淡泊,不喜热闹,独爱静静地赏画读帖,笔耕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留下了至今还令人回味无穷的著述。特别是他的日记《味水轩日记》,里面的所见所闻,心得感悟,到现在读来还是清新无比,叫人不忍释手。

  李日华“趁闲年闲月闲时”,利用嘉兴文脉深厚的有利条件,利用江南水乡不断驶过的书画舫,大量阅览了历代名书画,多思多记多看,成就了李日华独具风格的艺术观,提出了“学画,必在能书,方知用笔,其学书又须心中先有古今”的观点,在当时以董其昌为领袖的文坛,独树起自己的旗帜。即使在他所谓的“闲年闲月闲时”里,他的著述《恬致堂集》、《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等一本本地刊行于世,官位并不显赫的李日华,在晚明文人谁也不服气谁的年代里,他在书画、赏鉴上,能与文坛大亨董其昌并肩而立,并被世人所认可,实在是值得称道的。

  李日华的“有闲”,让他看到了令我们眼馋的名家字画,像王献之、王羲之、颜真卿、白居易、米芾、吴镇、巨然、唐伯虎等等。这些名家字画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李日华身边来,让他过目,或赏鉴或题词,让这些字画在嘉兴留下了历史的踪影,留下了李日华的气息。在《味水轩日记》里,就记载了许多于今看来十分珍贵的史料。今日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我国传世中最著名的风俗画长卷——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就多次来到嘉兴,进入李日华的味水轩,让李日华细细地品味。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七月七日,连续3天的雨总算睛了,一位客人带着一幅画来见李日华。寒暄既毕,客人将古画徐徐展开,宋徽宗亲笔写的“清明上河图”便映入了李日华的眼帘,看到这长卷绢画,李日华是悲喜交加,喜的是这幅名画多年不见,今天重新可以一睹为快。悲伤的是曾经收藏过这幅名画的姻亲沈凤祥已经去世五六年了,沈凤祥的收藏随着他的离世而散落殆尽。

  博物多学的李日华在赏鉴完这幅真迹《清明上河图》后,在自己的日记里详细地记载了自己过目这幅画的经过,并把一段伤心往事也记在了日记里:几十年前,权相严嵩特别想得到这幅画,王世贞的父亲王忬为讨好严嵩,千方百计用重金买来《清明上河图》送上,不料这幅《清明上河图》却是假画,因而得罪了严嵩,并为之丧命。他感慨道:书画本是大雅之玩,并不是给人趋利附势用的。他叹息为拍马而送命的人,真是不值得。在严嵩时期,真迹《清明上河图》的收藏者是位尚书。他妻子为了保护这画,不得不把它缝在了绣枕里,日夜不离身。可见历代收藏者对这画的珍爱。

  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十二月,李日华的朋友谭孟恂拿着别人抵给他《清明上河图》来请李日华鉴定。李日华一眼就看出,这就是自己在5年前见过的《清明上河图》。令他心疼的是,这画又破旧了许多。从李日华的记载,可见国宝《清明上河图》在明后期,一直在嘉兴一带传承着。进入清代,桐乡人、《四库全书》总校对陆费墀也曾收藏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