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的吼声》封面(一九三八年) 《牛鼻子》最初发表在一九三四年五月的上海《新闻报》副刊上,诞生时间比王先生晚,却比三毛早。牛鼻子圆圆的脑袋,圆圆的鼻子,圆圆的耳朵,戴着圆圆的眼镜,是一贯穿着长袍马褂
![]() 《民族的吼声》封面(一九三八年) 《牛鼻子》最初发表在一九三四年五月的上海《新闻报》副刊上,诞生时间比“王先生”晚,却比“三毛”早。“牛鼻子”圆圆的脑袋,圆圆的鼻子,圆圆的耳朵,戴着圆圆的眼镜,是一贯穿着长袍马褂,胖嘟嘟的知识分子,风趣可爱,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广泛追捧。“牛鼻子”的形象与生活中的黄尧极其神似,黄尧也饶有情趣地把“牛鼻子”当作“自画像”。于是“牛鼻子”便成了黄尧的雅号,甚至有人竟不知道黄尧,而只知道“牛鼻子”。 黄尧(1917—1987),原名黄颂唐,后改为黄家唐,字尧。嘉善魏塘人。其高祖黄安涛是清朝殿试第四名,做过宫里的秘书,与嘉兴知名画家张子祥及《芥子园画谱》编者王概交往甚厚,家藏书画颇多。经过太平天国劫难以后,家道中落,所藏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了空空的老宅——“传胪第”(科举考试殿试第四名为传胪)。黄尧之父黄汉钟博学多才,一生不仕,诗、书、画远近闻名,古文字学造诣颇深。但迫于生计,曾到上海经营棉花生意,因全部财产被劫,被迫又回到嘉善,以书画度日。黄尧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二弟名舜,三弟名禹),黄汉钟为三兄弟取名“尧舜禹”,寄予厚望。黄尧自幼随父读书习画,熟知古文艺事,对中国画尤其偏爱,曾遍临明清诸家。十六岁时,曾在上海山西北路的一木材店做帮工,后受聘于上海《新闻报》,从事专栏和时评的编辑工作。因报馆要用漫画作政治宣传和吸引读者,遂命黄尧用简单的书画来作漫画。黄尧在张正宇、王敦庆的启发下,创作出了“牛鼻子”。为配合漫画题字,黄尧还常常模仿稚拙的娃娃字体,后来自创了“出云书”(即由下往上书写)。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