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对话] 我喜欢 跟命运挑战 记者:作为中国美协派出的两名交流艺术家之一前往欧洲,有哪些收获? 杨斌:收获最大的,是感受到了水彩发源地古老艺术的精神,以及直面大师作品的震撼。不过法国艺术,甚至欧洲艺术,
[微对话] “我喜欢 跟命运挑战” 记者:作为中国美协派出的两名交流艺术家之一前往欧洲,有哪些收获? 杨斌:收获最大的,是感受到了水彩发源地古老艺术的精神,以及直面大师作品的震撼。不过法国艺术,甚至欧洲艺术,也正处于一个迷茫的阶段,他们也在丢失老祖宗遗留给他们的一些优秀的东西,比如受市场化、功利化影响,很难再看到街头写生,“阳光画家”越来越少,一些高校中的学生转向现代派,甚至美国实践派的创作,“架上绘画”日益没落。因此我后来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办的展览,是挺让中国艺术家扬眉吐气的一件事。 记者:3个月画了一百多幅作品,创作过程非常艰苦吧。 杨斌:我每天都用10~12个小时创作,这也是我至今最集中的一次创作。每一幅我都很喜欢。 记者:你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是什么支撑你走到现在? 杨斌:我喜欢跟命运挑战。我的血液里有父亲军人的基因。一成不变,能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不是我所追求的。在绘画的道路上,我同样在挑战别人,也挑战自己,并将继续下去。 记者:你的作品既有西画的底子,又有国画的神韵,这与你的生活经历有关吧。 杨斌:从小我就接触了国画,后来又接触了水彩、油画,之后还有雕塑、版画,只要我觉得是好的东西,我都会去尝试,取百家之长,再结合自身特点,融入到我的创作中去。什么都吃,营养均衡,体格就好。我不喜欢从众,我只是在画我自己的感受。 记者:你为了圆梦,可以辞去工作,转掉公司,那你现在创作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杨斌:我现在自己开培训班、带艺考生和艺术品销售。教学生也是有乐趣的,特别是看到孩子们一个个上了理想的学校,很有成就感。 记者: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是你创作的黄金时期,今后有怎样的打算? 杨斌:其实办培训班也会牵扯我不少精力,秋天这个最好的季节我就只能奉献给学生。我有时也想过专心搞创作,画出更多作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共鸣,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 “行走在风景中”画展(摄影 李剑铭)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