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陈学昭后人:谦逊做人 低调做事(2)

2013-03-12 08:57 作者:朱梁峰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印象】 骨子里永不示弱 我最喜欢的格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我最珍视的品格:诚实 我遵循的交友原则:彼此理解,相见以诚。 我喜欢这样的朋友:谦逊,真诚。 我愿保持的形象:坚强。 我全力追求的目标:学


  【印象】  骨子里永不示弱

  我最喜欢的格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我最珍视的品格:诚实
  我遵循的交友原则:彼此理解,相见以诚。
  我喜欢这样的朋友:谦逊,真诚。
  我愿保持的形象:坚强。
  我全力追求的目标:学习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
  我心目中的女性美:尊人、尊己、艰苦、朴素、正直、有理想、有事业心。
  ……


  这是陈学昭散文《心声》中的一段话,她实际上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1991年10月10日,陈学昭走完了她生命旅程的最后一天。讣告上这样写道: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全国文联名誉委员、浙江省文联名誉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学昭在杭州病逝,终年85岁……

  第二年的4月26日,女儿陈亚男和女婿陈树淼,依照母亲生前的遗愿,来到故乡盐官的海塘边,将骨灰撒入了钱江潮的滚滚波涛中。

  “母亲作出这个决定是很意外的,1990年有一次在家中闲谈时,她当着同事和我们家属的面,口头提出了这样一个遗嘱,死后不搞遗体告别和追悼会,骨灰要撒得越远越好,撒到海里去。”陈亚男平静地回忆,“想到母亲的家乡盐官在海边,我们就想借一艘船开到钱塘江靠海的地方,却遍寻不着,最后就将骨灰沿海塘边抛向江中,最终还是能到海里的吧。”

  陈学昭在她的《寸草心》中这样说道:“我是一个流浪者!孤零漂泊的流浪者!天涯的游子,只有天涯的浪花是一生的伙伴!”或许,她早已想好了归宿,只是在那一年,她依稀觉得,自己那传奇的一生,终究是快要走到尽头了。

1987年,陈学昭和女儿陈亚男(后排右一)以及家人在杭州。

  在陈亚男的印象里,母亲大多数时候是一个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从她记事起,母亲就很少有笑容,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才放开了,通透了,家中也迎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晚年时,母亲跟我说过一件童年趣事。有一次她与四哥出门玩,四哥内急,就在菜园子里解决,要她去家里拿手纸,结果母亲去找了一条小黄狗回来。其实在她严肃的背后,并不缺乏人生的趣味。”

  而多年来遭遇的政治运动,也让陈学昭养成了一些谨慎的习惯。一个习惯是烧信。自1957年开始到1979年左右的通信,几乎都被她付之一炬,而且是收到一封烧掉一封。“她这般小心,并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不至于连累写信给她的人。”1957年陈学昭被打成“右派”,完全切断了经济来源,茅盾的夫人孔德沚、张琴秋等友人写信给她,有要寄钱的,有要来探望的,都被她一一拒绝。也是从那时起,她逐步将来信与藏信扔进火炉,有些珍藏多年的书信在烧毁前,陈学昭泪眼婆娑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还是狠心烧掉。

  第二个习惯是锁门。或许是接受过西式的教育,或许是出于自我的保护,陈学昭独自在房间时,习惯把门锁起来,为此还差点出事。晚年时,老人在屋内休息摔了一跤。女儿女婿在门外干着急却没法将门打开,幸好门上有一扇气窗,女婿将玻璃卸下后爬窗进去,才把老人扶起送医。所以后来搬到学士坊之后,陈亚男使了一个小小的手段,将连通两个卧室之间的门锁弄坏,来防止出现类似的意外。

  第三个习惯是示弱。一直到去世,陈学昭在给人写信时都称呼对方为“您”,倘若对方是多人,她明知不能称“您们”,仍这样称呼。陈树淼照顾老人几十年,对她也极为了解:“在字面上,她可以把自己降低,示弱,但在骨子里休想。上世纪70年代,我刚进陈家时,老太太有一次与我聊天,说起当时的一些造神运动,对我说,‘鲁迅是个人,不是神’。”

  就是有这样的“硬骨头”,才支撑着她一步步走过艰难岁月。
顶一下
(14)
93.3%
踩一下
(1)
6.7%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