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50年代末,孔另境所拍夫人和女儿孔明珠合影 孔明珠,是孔另境晚年时在他身边时间最多的子女。孔另境相信,好儿女志在四方,因此,1957年,大儿子孔建英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去了安徽,此后,其他子女有的去了郊
![]() 上世纪50年代末,孔另境所拍夫人和女儿孔明珠合影 孔明珠,是孔另境晚年时在他身边时间最多的子女。孔另境相信,好儿女志在四方,因此,1957年,大儿子孔建英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去了安徽,此后,其他子女有的去了郊区农场,有的去了外省插队,“母亲金韵琴也在‘五七’干校无法回家,只有我还在读中学,和父亲相依为命。”在孔明珠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传统文人,而是一个美食家。“他不是死板的知识分子,他喝酒、抽烟,喜欢拍照、打斯诺克、搓麻将。”有钱的时候,他也经常和丰子恺等一众好友下馆子。“但‘文革’开始后,家里的日子就难过起来。”再后来,孔另境身陷囹圄,全家更是断了经济来源。穷到孔明珠毕业后去奉贤农场,连一个装行李的箱子都没有,临走时孔另境才从口袋里摸出5元钱给女儿当盘缠。“可惜这5元钱我一下车就被偷了。” 面对一贫如洗的局面,父女俩苦中作乐。“父亲拉不下脸面,就叫我路过咸菜铺时问人家要一点免费的咸菜卤,拿回家煮发芽蚕豆。没钱买不起整只鸭,就叫我去买一只鸭腿,研究着烧自创的‘麻油鸭’。有时家里的豆制品票多一点,就把黄豆芽、油豆腐和粉丝放砂锅里煮,再加一点辣酱。”孔另境突发奇想地创造出新的菜式,就差遣女儿去实践。孔明珠也喜欢烹煮,乐意在家“买、汏、烧”。 孔另境虽然喜爱美食,却有一个信条,从不吃四只腿的动物。“这起源于他小时候,看别人杀猪时太过残忍而作的一个决定。此后有很多人也问过他,但父亲也不怎么解释,不过文人圈子里大多都知道他有这么个忌讳。”孔海珠回忆,直到“文革”从狱中保外就医时,孔另境跟子女说:“我要吃肉了!这世道人还‘吃’人呢,我还可怜这些生物?”她记得父亲把猪肉放进嘴里,却怎么也咽不下去。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