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陆贽提的建议常常违背皇帝的意愿,为官清廉又常常得罪别的官员,朋友劝他别太认真了。陆贽回答说:我上不能辜负皇帝的信任,下不能辜负我所学的道德知识,因此就不能考虑那么多了。裴延龄结党营私,对上迎合皇帝,
陆贽提的建议常常违背皇帝的意愿,为官清廉又常常得罪别的官员,朋友劝他别太认真了。陆贽回答说:“我上不能辜负皇帝的信任,下不能辜负我所学的道德知识,因此就不能考虑那么多了。”裴延龄结党营私,对上迎合皇帝,对下苛刻搜刮,人们都敢怒不敢言。陆贽挺身而出,向皇帝参奏裴延龄的不法行为,反对让他掌管财赋。但是皇帝一味宠信裴延龄,反而罢了陆贽的官。一年后,又听信裴延龄等人造谣诬陷,将陆贽贬到忠州(今重庆忠县)。陆贽居住忠州十年,为了避免被人陷害,闭门谢客,也不写文章。当地疫病流行,陆贽收集药方,汇编成《陆氏集验方》50卷,供人治病所用。唐永贞元年(805),唐顺宗即位,下诏让陆贽还朝,但诏书还没送到,陆贽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二岁。 评说:从贞元八年四月到贞元十年十二月,陆贽当宰相不到三年。但是,此前很长时间内,朝廷很多大事其实都是由他出谋划策的,因而当时被人们称为内相。《旧唐书》总结说:陆贽是像汉代贾谊那样的人,一心想除弊兴利,因而就会遭到众多小人攻击,被贬官流放是不可避免的。《新唐书》总结说:陆贽给皇帝的上百篇奏章,篇篇切中时弊,可以给后世提供治国经验,可惜他提的这些建议,被唐德宗采用的只有十分之一,因而唐朝的衰落无法挽回。 江南陆家,自东吴时起就是名门望族,陆贽出生时家道衰落,其父当过溧阳县令。陆贽去世后,朝廷给予谥号“宣”,所以后世称其为陆宣公。嘉兴城内原有陆宣公祠,毁于文革时。东门外原有宣公桥,前些年整治河道时被毁,今尚存宣公路地名。嘉兴西南湖的放鹤洲公园,也是一处与陆贽有关的地方,《嘉兴市志》记载:“陆贽建宅园于此,有放鹤亭,称鹤渚。”陆贽后裔多数居住在嘉兴、湖州一带。重庆忠县有陆宣公墓及祠,至今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当地人仍会前往祭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