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铁画银钩写此生--记书法家俞元龙先生

2013-08-12 09:14 作者:吴连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一 俞元龙先生1906年生,属马。作为他的学生,在我的印象中,俞元龙先生是一位身材高大而又神情和蔼的老人,他的脸上永远带着慈和的微笑,对人从不疾言厉色,对之真是如坐春风。 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而以书法名世。记得1960年冬天,县文化馆举办迎春书画展

      

  俞元龙先生1906年生,属马。作为他的学生,在我的印象中,俞元龙先生是一位身材高大而又神情和蔼的老人,他的脸上永远带着慈和的微笑,对人从不疾言厉色,对之真是如坐春风。

  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而以书法名世。记得1960年冬天,县文化馆举办迎春书画展。里面一小间,张挂着胡士莹、陆维钊两先生的书法作品。而先生写的四屏条《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及黄山谷的跋,及草书《大江东去》堂幅也张挂其间。视胡、陆两先生书作,无多让焉。可谓与胡、陆两先生鼎足而三。此也是当时参观者的共同看法。

  先生早岁就读稚川中学,受业于著名文史学者、书法名家陈翰先生之门。陈翰(1873-1928),字翀若,又字伯叙,前清贡生。陈先生即是名教授胡士莹先生的岳父,而胡先生的夫人是陈秾女士(1900-1938),字棣华,一字孟农。她在杭州女子师范毕业,曾任平湖淑英女校、诒穀初级中学、杭州一中二部等校教师,亦娴文史,工书法。先生在稚川中学,朝夕受陈翰先生熏陶,在文史上打下功底,亦在书法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20年代,先生与吴一峰先生(号大走客,后为四川成都著名山水画家)一同负笈上海,到上海新华艺专就学。当时新华艺专的书法教授朱天梵先生,写得一手赵之谦体魏碑。写魏碑是很不容易的,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用笔和执笔方法,但对这些,俞元龙先生都能学以致用,这也都是他从朱天梵先生那里得到亲传的。所以,元龙师后来亦以魏碑书法擅长,其渊源即在此。

  先生学习书法很是刻苦,早岁由于陈翰先生写米芾、赵孟頫一路的行书,所以他早时学的也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路。他自言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黄州寒食诗》及黄山谷的“跋”、黄山谷的《松风阁诗》等著名法帖都临过不少于一百遍。这些字我都见他写过,确实写得风神独具、跌宕有致、形神毕肖,可谓得其神韵。

  先生在上海学习书法,可以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当时在上海八仙桥有一个青年会礼堂,一些上海的书画名家经常在那里开展览会。先生自告奋勇,在那里义务服务,白天值班,晚上在夜深人静之际,就着灯光,用极薄的拷贝纸,蒙在一些名迹上,用细如蚕丝的线条双钩下来。当时对一些不易买到的碑帖亦用此法,双钩响拓,装订成册。我见到过的就有《黄庭坚下水船词墨迹》、《瘗鹤铭残字》、《赵之谦大士赞》、《邓石如篆书嵩山碑》、《郑道昭碑》等多种,都装订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见之令人肃然起敬。在古稀之年,我还见他把一本借来的木版郑板桥手写刻印的《郑板桥诗词》用薄纸摹写下来,一丝不苟,装订成册,时时吟咏。

上世纪80年代,俞元龙先生(前排左三)与“书协”同人合影留念,左一为作者。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