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一代仕女画名家鲍月景(2)

2013-12-04 10:23 作者:王慧玲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痴迷绘画七十载 鲍月景先生痴迷于绘画,在其长达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佳作,但可惜文革期间大部分画稿付之一炬,流传下来的传世之作并不多。 鲍月景四十岁以后,受聘于平湖葛稚威家。葛氏为江南著



  痴迷绘画七十载

  鲍月景先生痴迷于绘画,在其长达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佳作,但可惜“文革”期间大部分画稿付之一炬,流传下来的传世之作并不多。

  鲍月景四十岁以后,受聘于平湖葛稚威家。葛氏为江南著名藏家,精于鉴赏,有守先阁庋藏历代典籍,又有爱日吟庐专贮法书名画。鲍月景在葛家住了三年,因而得见葛氏所藏唐人绘崔莺莺小像及自唐宋迄近代诸多名家字画。他日夕披卷品读大量名家名画,心慕手追,废寝忘食,且得与潘琅圃等嘉兴名画家相切磋,空暇时又旁攻诗文,故而这三年之中文学、画艺俱有长足长进。

  大约在民国二十年,鲍月景因葛稚威之请,与张伯英、潘琅圃两人合作,为张元济、沈淇泉、葛稚威等二十六位同科举人作《槜李修补图》长卷。鲍月景画肖像,潘琅圃绘身段、衣饰,张伯英补景,神韵声色,各肖其人。长卷引首由沈淇泉自题。他的楷书海内知名,盛传当时可与张善孖的画同价。此画问世后,一时间声誉鹊起,人皆知鲍月景其人其艺。 

  五十岁前后,鲍月景先后创作了《桃源图》、《钟馗图》、《韩退之画记》、《元春省亲》、《红楼十二金钗》、《李清照茶蘼春去》诸画,皆为时人所重。而六十岁以后,他的工笔仕女画更是臻于化境。六十五岁时,他赠于梦全的《唐宫百艳图》长卷则堪称其晚年之代表作。这个四米长的手卷以杨贵妃为中心人物,共绘美女百人,分为几组图案:啖荔枝、赐浴华清池、乐歌舞等。画中美女,除了乐歌舞一组中有两人舞姿相同,其他九十九个美女竟姿态各异。场面恢宏,气势非凡,令人叹为观止。后来此画曾得张宗祥在卷首题“唐宫遗事”四个行书大字。

  三年后,鲍月景又作《百子图》长卷赠于梦全。此画入选浙江省第一届美术作品展,同时入编《浙江省第一届美术作品选集》。当年丰子恺见到此画卷后,对其用笔设色,颇为欣赏,遂欣然命笔,在图上题诗一首:“多福多寿多男子,华封三祝古人重。百子济济入画图,神来之笔写神童。今日门墙桃李花,他年翠柏与苍松。”诗后署“月景画师百子图,乙卯(1975年)清和月(农历四月)缘缘堂主人题”数行字。解放后,鲍月景应杭州都锦生丝织厂之约,为制图三十余种,流传四十余国。

  在他一生的最后七八年里又陆续创作了《李时珍采药图》、《晴雯撕扇》、《文姬续史》、《嫦娥奔月》及《采菱图》等五六十件作品。

  《采菱图》是鲍月景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画中一女子乘于一只采菱的小舟上,手拿槁桨,体态优美,神情凝闲,嘴角略带一丝微笑,再一细看双目凝神似若有所思。虽女子只现大半身,但头、肩、腰、腿部竟有三个转折,呈现出S形的优美曲线,透视与比例关系十分精确。画面景致甜美,天高云淡,柳荫浓郁,佳木繁茂,一小船躺在河面上,带出一丝优雅、一丝恬淡、一丝美丽、一缕幽情。由于受到柔和秀逸的审美观的影响,作品体现出的是一种清雅细腻的风尚,画中仕女体态纤柔,削肩、尖脸、柳腰,画面布景以梧桐叶、柳树、荷花等补景来衬托一种优雅的意境,用笔细巧秀逸,疏秀轻灵,设色浅淡明快,构图简练,将女性娴静、妍雅的仪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