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兴一郡向属礼仪之邦,人文荟萃,历代文人雅士层出不穷。清末民初的上海,就曾经寓居了一大批嘉兴籍的翰墨高手,他们以张子祥为首,在江浙沪一带以绘事为生,名重一时,被誉为鸳湖画派。 斗转星移,岁月荏苒。如今,那些享誉画坛的名宿相继驾鹤西去。他们的
嘉兴一郡向属礼仪之邦,人文荟萃,历代文人雅士层出不穷。清末民初的上海,就曾经寓居了一大批嘉兴籍的翰墨高手,他们以张子祥为首,在江浙沪一带以绘事为生,名重一时,被誉为鸳湖画派。 斗转星移,岁月荏苒。如今,那些享誉画坛的名宿相继驾鹤西去。他们的作品或散见于民间,或在拍卖会、古玩市场和博物馆偶然一露真容,鸳湖画派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是,在现今的嘉兴,尚有一位古稀老人,他像磐石一样,不为光怪陆离的流行画风所动,以不变应万变,顽强地传承着鸳湖画派的遗韵,成为该画派仅存的火种——他就是张然青先生。 自幼酷爱,名家指路 张然青先生,原名张善坤,一九四四年生于浙江嘉兴。十岁那年,他无意间发现了祖父遗留下的书画藏品,这些美轮美奂的书画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从此迷上了绘画,开启了一条迄今为止长达五十三年的求索之路。读书之余,张善坤在家静静地画图,反复临摹古画,直到酷似为止。没有大人辅导和督促,纯粹个人喜好,临摹古画陪伴着他走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一九六〇年,张善坤遇到了影响他终生的孙味齑先生。那年,海宁的孙味齑先生来嘉兴举办个人书画展,办展期间张善坤拿了习作向孙先生求教。孙先生看了后非常高兴,当即就问:“你想学画吗?如果要学,我愿意教你。”没有举办任何的拜师仪式,就此,张善坤跟随孙先生开始了系统学习国画的过程,并结下了一段长达十四年的师生情缘。孙先生谆谆教导张善坤,并赐名然青,取“青山绿水天然色”之意。 孙味齑先生于山水、人物、花卉无所不能,笔墨精到老辣,在当时的嘉兴鲜有人能及,但是先生为人低调谦虚、彬彬有礼,从不恃才傲物,也不炫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孙先生已经去世十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然青才从画坛老前辈岳石尘先生口中得知,孙先生曾经鬻艺于海上,活跃于艺林,画艺精深,是鸳湖画派的一员,只因壮年归隐山林而从此名没,至今不少乡里画人亦不知其人其画。通过孙先生的引荐,张然青先后结识了嘉兴董巽观、臧松年等书画名家,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如父亲般给予他悉心指点和无私帮助。这些德艺双馨的翰墨先贤不仅让他学会了作画的技艺,而且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
- 上一篇:周士涟:清朝慈善教育家
- 下一篇:一代仕女画名家鲍月景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