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你原本在嘉化集团工作,从事地方文史研究有何契机? 尤裕森:我起初是在嘉兴化肥厂做秘书,后来是嘉化集团。我的自学以历史为主,契机是在1970年,当时化肥厂图书室有一套《二十四史》,我从那时开始看。后来
记者:你原本在嘉化集团工作,从事地方文史研究有何契机? 尤裕森:我起初是在嘉兴化肥厂做秘书,后来是嘉化集团。我的自学以历史为主,契机是在1970年,当时化肥厂图书室有一套《二十四史》,我从那时开始看。后来,我几乎天天去嘉兴图书馆看书。我记得那时看《史记》,边看边抄,抄了四本笔记本。虽然后来《二十五史》我都有了,但这四本笔记还留着。不过,当时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喜欢就看了。直到1999年,我们在揽秀园搞活动,我看到了那些碑刻,但是想弄不敢弄,就先弄了两个小本子(《竹垞图曝书亭百字令词选》和《沈曾植乡情诗文选》)热热身,直到2002年7月,我心里有了底,才开始整理揽秀园碑刻。 记者:接下来你又要做研究? 尤裕森:地方志这边计划继续点校《光绪嘉禾府志》,但这个志要400万字左右,像《万历嘉兴府志》这样的八册。我也很想做,但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我1947年出生,今年已经67岁了,精力实在有限,如果人员能多一些,就能在几年里集中做完。 记者:做了这么多年地方文史研究,有什么遗憾? 尤裕森:从个人而言,我们生不逢时,高中毕业时正好赶上文革。最大的遗憾是碑都破了,桥也断了,社会上真正对这个重视的人不多,懂得的人更少。真正能沉下来做的人少之又少。这个工作很清苦。 ![]() 尤裕森(右)与南湖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桐乡濮院小学拓取许瑶光《翔云书院碑记》 (2004年8月14日摄) |
- 上一篇:世间人瑞 气候先河--记杰出气候学家张宝堃
- 下一篇:晚年唯好静袁谷人的八十生活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