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怨张汤,两败俱伤 虽然朱买臣读《春秋》、《楚辞》,但他并不是一位敦厚儒者,从他羞死前妻即可看出他的为人。太史公司马迁说买臣楚士,深怨(《史记酷吏传》)卷一二二),可谓一语道出朱买臣的性情。他睚眦必报
结怨张汤,两败俱伤 虽然朱买臣读《春秋》、《楚辞》,但他并不是一位敦厚儒者,从他羞死前妻即可看出他的为人。太史公司马迁说“买臣楚士,深怨”(《史记·酷吏传》)卷一二二),可谓一语道出朱买臣的性情。他睚眦必报的性格决定了他与张汤互相倾轧被杀的命运。 朱买臣与张汤的仇怨始结于严助之被诛。淮南王反,张汤审理淮南王的案子,认为严助交通淮南王,请武帝诛杀严助,严助遂被杀。朱买臣与严助是同乡,又受严助的举荐方得富贵,因此,朱买臣怨恨张汤诬陷诛杀严助。他们二人矛盾激化于张汤待朱买臣无礼,那时朱买臣守长史,张汤屡次行丞相的职务,常凌折之,这让朱买臣起了杀心。朱买臣于是勾结右内史王朝,长史边通合谋诬陷张汤勾结商人,囤积居奇,共同分赃。张汤上书谢罪:“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然后自杀。 张汤死时,家产没有超过五百金,都是自己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没有其他的产业。他的母亲没有厚葬他,用牛车载着没有椁的棺材。武帝听说后,认为是朱买臣、王朝和边通三人诬陷张汤,因此也杀了朱买臣等三人。朱买臣之死,无异于玩火自焚。 钱谦益过嘉兴东塔雷音阁后朱买臣墓时,曾作诗一首,评论朱买臣的一生:“翁子穷经不自贫,会稽连守拜为真。是非难免三长史,富贵徒夸一妇人。小吏张汤看倨傲故交庄助叹沉沦。行年五十功名晚,何似空山长负薪。”(《清诗别裁集》卷一) 朱买臣有子山拊,官至郡守,右扶风。(右扶风是官名,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将主爵都尉更名为右扶风,取扶住风化之意。)夫子皆官至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朱买臣有赋三篇(《汉书·艺文》卷三○) 他虽不得善终,但有赋和贵子传后,亦足以告慰。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