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集画诗书印一身 熔国画油画一炉--记画坛耆宿沈本千

2014-03-03 08:36 作者:叶 加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沈本千的画,集画、诗、书、印四绝于一身,熔国画、油画于一炉,兼工笔、写意之长。他擅长山水、又精于梅竹。他的画笔挺

  沈本千的画,集画、诗、书、印“四绝”于一身,熔国画、油画于一炉,兼工笔、写意之长。他擅长山水、又精于梅竹。他的画笔挺俊、秀逸、明净、淡雅;书法苍劲潇洒;篆刻清秀飘逸,每一幅画都是完美的艺术品。文学巨匠茅盾把沈本千和明代的大家沈周、清代的名家沈南萍相提并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沈本千的画流入海外,蜚声英、美、日本、荷兰、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在东南亚,特别在新加坡更是受到推崇。
  
 
  个子不高的沈本千,说话轻声细气,温文尔雅。他留有一口漂亮的长胡须,时不时会从衣袋中拿出一把精巧的小木梳,打理他的胡须,颇具仙风道骨。

  浙江画坛耆宿沈本千,原名炳铨,字本千,1903年出生于新塍三元街。

  自幼沈本千就显露出非凡的绘画天分,私塾读书时,他能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中的插图一笔一画临摹下来。因为画得好,私塾的小伙伴们看到后,都向他讨要。开始,不管谁向他要,他都会认真画好送给小伙伴。后来,因为要画的人多,用的纸就越来越多,沈本千没有那么多钱买纸,但又不愿伤小伙伴们的心,于是,他想了个主意,凡向他要画的,需自己备好纸张,用纸换画。这样一来,向他要画的人就更加多了。画得多了,画自然越画越好,沈本千对绘画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后,沈本千拿来新塍名画师沈谦的画稿习写山水,13岁转学镇高等小学后,从师当时新塍另一位名画师杨国贤习画。其间,还随地方名儒程董书、陈岑高学诗文。全方位的培养为沈本千日后成为名画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18年,沈本千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师学风活跃,师资力量雄厚,沈本千就读期间,校长为教育家经亨颐,教师有马一浮、夏丏尊、李叔同(弘一法师)、朱自清等著名学者。校长经亨颐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倡导师生课余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组织社团。一师不仅老师在艺术方面各有专长,同学中有才艺的也很多。沈本千的同学中陈善、翁炳墉、潘天寿、田锡安、严填予、朱胆石等能篆刻;俞松寿的花卉,李尊庸、叶天瑞的油画、水彩,都有一定的水平。在李叔同先生的指导下,学生们成立了“桐阴画社”、“乐石社”等社团,钻研书、画、诗文、篆刻等。

  从小镇到省城的沈本千,目睹一师同学人才荟萃,既高兴又有紧迫感。他请求同学朱胆石,引领他去拜见“桐阴画社”成员丰子恺(当时的丰子恺已小有成就,在学校中有一定知名度),表达想参加画社的愿望。丰子恺不但欣然接纳其入社,而且送了两幅铅笔速写画给沈本千。一幅画的是一老婆婆左手挽竹篮、右手携小孩向前走去,画面上方写着“清泰门外”四个字;另一幅画的是树下停着一辆人力车,拉车人蹲着,在打瞌睡。这两幅速写画,给了沈本千强烈的生活写实感和心灵的冲击。于是,他也装订了一本速写本,一有空就将教室中的桌、凳、门窗,校园里的梧桐等速写在本子上。丰子恺看到他的绘画劲头,主动将一些与绘画相关的书籍借给他,其中由法国人亚尔蒙加萨尼著、沈良能翻译的《透视学》,沈本千读后受益匪浅。沈本千平时还利用晚上自修时间,练习石膏模型静物画。而每逢节假日,则与同学到西湖写生,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中午随便吃点自带的干粮。他的足迹走遍西湖每个角落,写生本上几乎画下西湖所有的景观。一师读书时期,沈本千写生从没中断过。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