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店镇太平桥村有一个生产笮蔀(一种装运蔬菜的工具)的自然村落,叫笮蔀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却因安息着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而称名于世。这位人物就是清朝遗民、国学大师,被誉为晚清第一大儒的沈曾植。 沈曾植像 沈曾植(18501922),嘉兴人,家居
王店镇太平桥村有一个生产笮蔀(一种装运蔬菜的工具)的自然村落,叫笮蔀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却因安息着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而称名于世。这位人物就是清朝遗民、国学大师,被誉为“晚清第一大儒”的沈曾植。![]() 沈曾植像 沈曾植(1850—1922),嘉兴人,家居嘉兴城内姚家埭。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等。清代进士,曾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江西广信知府、安徽提学使等职。他的祖父、工部左侍郎沈维鐈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老师。 沈曾植八岁时,父亲沈宗涵去世,家道由此衰落。虽家贫,但他的读书之志一日不废,经常跟着母亲诵读唐诗、学习音韵。成年后,沈曾植治学严谨,综览百家,对辽、金、元三史及西北地理、南洋沿革均有很深研究。他博通汉宋二学,精于史学、文学,尤以边疆历史地理著作蜚声一代。其研究北疆地理,在“种族不易知,疆域不易考”的艰难情况下,对东三省、蒙古、新疆、西藏等山水脉络地理沿革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和发掘,并对十五种史地书籍作了校注或笺证,被后人称为是一种“发前人所未发”的治学工程。 沈曾植在朝庭为官,同时还在古今法学、文学、金石、书法上卓有成就,尤其擅长书法。他的书法集北碑、南帖于一体,吸取黄道周、倪元璐的精华,参以爨宝子碑法,变化多姿。沙孟海评论他的书法艺术是“专用方笔,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奇趣横生”。作品与吴昌硕、康有为等人一起入选《二十世纪书法经典》。沈曾植的著述繁多,有《汉律辑补》、《晋书刑法志》、《蒙古源流笺注》、《元经世大典笺注》、《西北舆地考》等法律、地理专著和《海日楼诗文集》、《海日楼遗稿》等十六种文学作品及《东轩温故录》等十四种杂记。 一生以学问和书法为世人所称道的沈曾植,唯独因积极参加张勋复辟一事被人垢病,显得白璧有瑕。他在晚年蛰居上海时,时常与其他清代遗老和后辈学人往来,国学大师王国维后来成了他的忘年交。 |
- 上一篇:陆德舆:童子登科,毁誉参半
- 下一篇:吴镇:诗书画三绝,隐居嘉禾不仕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