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晚清第一大儒”沈曾植(3)

2014-04-28 16:01 作者:梅晓民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沈曾植是在北京长大的,讲的是一口京腔而不会说嘉兴话。1897年母亲去世,他护送灵柩到嘉兴安葬,1899年又返家合葬父母于笮蔀村祖茔。从1912年到上海定居到他去世前的十年时间里,沈曾植基本上每年清明节都会来嘉兴


  沈曾植是在北京长大的,讲的是一口京腔而不会说嘉兴话。1897年母亲去世,他护送灵柩到嘉兴安葬,1899年又返家合葬父母于笮蔀村祖茔。从1912年到上海定居到他去世前的十年时间里,沈曾植基本上每年清明节都会来嘉兴扫墓,并将整个过程用诗歌的形式记录在他的诗集《还家杂诗》中。沈曾植采用唐代诗人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意,将上海的居所取名为“海日楼”,还采用南北朝时期诗人陶渊明“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诗意,将嘉兴的书阁取名为“东轩阁”,并自号“东轩居士”。寓意了他既对去除“旧年”(清朝)进入“新年”(民国)充满了希望,又想学陶渊明隐居桃花源、逃避现实的矛盾心理。

  沈曾植二十三岁时与夫人李逸静在成都结婚,返京后夫妇二人感情弥笃,夫人常因家贫而典当首饰衣物供先生读书。后来沈曾植在外为官和游学的时候,经常与夫人家书往来。1922年,七十三岁的沈曾植与夫人结婚已达半个世纪,伉俪俩借三月回乡扫墓之机,按故乡风俗重偕花烛隆重庆祝金婚。可惜就在这一年的十月,沈曾植染疾而逝。

  位于王店镇太平桥村的沈曾植墓其实是沈曾植家族的祖茔,称为“沈宦墓地”,自西向东依次耸立着沈曾植、沈曾植祖父沈维鐈、沈曾植父亲沈宗涵和沈曾植的姐姐(或妹妹)等四座坟茔。墓地四角原来立有上刻“沈宦坟界”的界桩,现仅存一块。

  沈曾植无后嗣,胞弟沈子林将其子沈慈护过继给他。沈慈护原配夫人李氏早亡,其续弦劳善文(中国近代音韵学家、桐乡人劳乃宣之女)育有二子:长子沈培孙、次子沈乙孙。沈子林、沈慈护及沈培孙及其他们的家属过世后都安葬在这里,但均没有墓丘,只是竖立墓碑作纪念。沈乙孙过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葬入祖茔的遗愿,只是将一抔骨灰埋入了祖父沈曾植故居后院的一株树边。

  沈曾植墓地三面临水,风水极佳,原有墓地4亩,坟园、坟屋俱备,墓前植有松柏、黄桷等高大乔木。现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坟屋、松柏等早已不存在。1981年10月,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沈曾植墓为市级文保单位。2003年,市文化局在沈曾植墓前竖立了由古典文学研究家、国学大师钱仲联题写的“沈公曾植之墓”墓碑。2009年,嘉兴市文保部门投资十万元对沈曾植墓地进行修葺,并确立了保护区域。经过这次修葺,原来蓬首垢面的沈曾植墓面貌焕然一新:一条水泥铺就的墓道直通墓地,四周环植松柏,方形水泥墓坛墙上嵌有“沈曾植墓”文保碑和“事迹简介”碑,原“沈公曾植之墓”碑从路边移到墓前。

  沈曾植故居在嘉兴城内姚家埭1号,是一座四合院式的清末建筑,三进两层楼住宅,砖木结构,内为走马堂楼,有厅堂、花园等。

2009年修葺的沈曾植墓。 ■摄影 徐信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