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崇祯二年(1629),朱彝尊出生在嘉兴城内碧漪坊(现为勤俭路的其中一段)的一个官宦之家,先世是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1453)迁至嘉兴府秀水县,遂为秀水人。朱彝尊的曾祖父朱国祚是明万历十年(1582)状元,
明崇祯二年(1629),朱彝尊出生在嘉兴城内碧漪坊(现为勤俭路的其中一段)的一个官宦之家,先世是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1453)迁至嘉兴府秀水县,遂为秀水人。朱彝尊的曾祖父朱国祚是明万历十年(1582)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祖父朱大竞曾为云南楚雄府知府。只因为官清廉,辞官回乡时,“力不能具舟楫”,行李“仅敝衣一簏而已”,被誉为“清贫太岁”。生父朱茂曙为秀水县学生,“家益贫困,若遇荒年,经常乏食”,死后门人私谥为“安度先生”(《朱彝尊年谱》)。伯父朱茂晖是明末“复社”的重要成员之一。朱茂晖没有儿子,便以侄子彝尊过继为嗣。只因父辈为官清廉,至朱彝尊一辈时,已家道中落。13岁那年,浙江遭遇大旱,飞蝗蔽天,灾情严重。朱家生活艰难,“竟至断炊”。 崇祯十七年(1644),朱彝尊16岁,正值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因此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顺治二年(1645),朱彝尊17岁。因家穷困而无力聘娶,是年春,只得到湖州府归安县(今吴兴县)儒学教谕冯镇鼎家做“上门女婿”(冯的家也在嘉兴城内),那年,妻子冯福贞15岁。这年夏天,因遭兵乱,朱、冯两家均离家逃难。彝尊随其岳父冯镇鼎迁居嘉兴县治东南三十里、练浦塘东的冯家祖居地冯村,而生父朱茂曙则携家到嘉善夏墓荡避难。就在这年的九月,生母唐氏因病而亡。顺治六年(1649年),21岁的朱彝尊携妻冯氏至已迁居梅里塘桥的生父朱茂曙处。因居处狭小,双双举家迁居梅里镇上,闲暇时与镇上的王翃、周筼、缪泳、沈进、李绳远、李良年、李符等诗人交游作诗。其诗文受到梅里诗人、时任河南学政的曹溶赏识。这时候,他的诗文与诗人沈进齐名,乡人誉为“朱沈”。远近学诗者常慕名前来共同论诗,因家贫,遇到有客人来访,只好典当布袍以换酒菜招待。为了谋生,只得在里中授徒。由于朱彝尊是明朝官宦的后裔,所以无意也不敢有科举考试的念头。 |
- 上一篇:柳如是:鸳湖鸳翼若为开
- 下一篇:顾瑛:扁舟独往鸳湖上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